永嘉县中医院

骨科成功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

时间:2013-06-1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自于温州附一合作后,骨科已成功开展4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愈合良好,疼痛减轻,病人脱离轮椅,提高生活质量。这意味着我院骨科手术开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节置换术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治疗各类中晚期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关节置换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功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和完善,越来越多的过去由于经济原因无法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关节疾病患者将有机会接受关节置换治疗。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主要用于严重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受限,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者。1)膝关节骨关节炎或关节炎引起的膝部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者。2)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功能障碍。3)关节疼痛不能工作。4)关节疼痛不能入睡。5)关节疼痛步行不能达到3个街区以上。6)不稳固膝关节修复。7)部分髌骨骨折。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禁忌症:1)膝关节周围肌肉瘫痪。2)关节已长时间融合于功能位,没有疼痛和畸形症状。3)严重骨质疏松、关节不稳及严重肌力减退,但纤维或骨性融合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尽早进行阶段的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使关节功能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主要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肌打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觉训练及行走步态训练等。1)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基本要点时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尽早开始肌力训练。术前患者由于患膝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受限常导致股四头肌及?神肌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和股四头肌之间力量不平衡,加上手术损伤膝关节周围组织,进一步削弱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破坏了关节的稳定性。肌力训练对于维持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功能,减轻关节负荷,减少假体松动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术后第一天即开始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患肢踝关节全范围屈伸运动,股四头肌、及臀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以后根据患者是情况酌情不断增加练习的频率、强度及进行抗阻力练习,使患者的膝周肌力尽早得以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师恢复关节功能所必需的,手术疼痛减轻后就应行被动ROM训练,并嘱患者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进行患膝的主动ROM训练。

  关节置换术后本体感觉训练至关重要:关节置换术后本体感觉将受到损害,术后固定也降低了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的本体感觉。这将导致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姿势的矫正及平衡的维持能力均有所下降。虽然术后关节的肌力训练有助于本体感觉的恢复,但本体感觉的恢复还是靠特殊的训练(如PNF疗法)。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首例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

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在C型臂下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其机理是增强椎体强度,改变椎体稳定性,缓解脊柱疼痛,弥补了开放手术用于增强椎弓根螺钉和充填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 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是我院新开展的一例手术,是近年来脊椎科手术的一种趋势。去年我院做了两例,今年与2013年1月30日做了一例,其术后恢复良好,家属反应较好。 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在C型臂下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其机理是增强椎体强度,改变椎体稳定性,缓解脊柱疼痛,弥补了开放手术用于增强椎弓根螺钉和充填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 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是我院新开展的一例手术,是近年来脊椎科手术的一种趋势。去年我院做了两例,今年与2013年1月30日做了一例,其术后恢复良好,家属反应较好。 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在C型臂下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其机理是增强椎体强度,改变椎体稳定性,缓解脊柱疼痛,弥补了开放手术用于增强椎弓根螺钉和充填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 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是我院新开展的一例手术,是近年来脊椎科手术的一种趋势。去年我院做了两例,今年与2013年1月30日做了一例,其术后恢复良好,家属反应较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环境温度、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过度包裹、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痱子通常由汗腺堵塞、环境湿热、衣物过厚、皮肤摩擦、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头部,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清洗后立即用柔软棉巾蘸干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洗发露。清洗频率以每日1-2次为宜,出汗后需及时补充清洁。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需重点检查,防止汗液残留。 2、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不超过60%。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白天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夜间使用透气性好的蚊帐。外出时选择阴凉时段,用遮阳帽保护头部,婴儿推车需配备透气遮阳棚。 3、使用温和护肤品 清洗后薄涂含氧化锌的婴儿护臀膏或液体痱子粉,避开眼周和口鼻区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点涂患处。禁用成人痱子粉或含薄荷成分的产品,过敏体质宝宝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做小面积测试。 4、避免过度包裹 选择纯棉或竹纤维材质的宽松衣物,避免化纤面料。头部不宜长时间戴帽子,睡觉时使用透气枕巾。包裹襁褓时留出足够活动空间,可通过触摸宝宝后颈判断体温,温暖无汗为适宜状态。尿布区域需及时更换,防止局部湿热加重。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脓疱、发热或持续哭闹,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儿科医生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乳膏。伴随湿疹样改变时,医生可能建议地奈德乳膏短期使用。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排查饮食过敏原。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宝宝衣物应单独手洗并阳光暴晒,指甲定期修剪防止抓伤。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扩散至躯干,须立即就诊。夏季可适当增加每日洗澡次数,但每次不超过5分钟,沐浴后3分钟内完成保湿护理。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