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

我院成功应对疑似群体性食物中毒

时间:2013-09-3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28日下午14:30,120急救车陆续接来12名症状同为呕吐、腹痛、腹泻的患者,其中2名成人,10名4至7岁幼儿,疑似食物中毒。

  这让原本忙碌而有条不紊的抢救室一下子紧张起来,先后送抵的12名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腹痛、发烧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急诊科的情况汇报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召集了医教科、护理部、院感科、门诊办等科室负责人赶到急诊科,儿科也紧急抽调了多名精干的医生护士前来支援,同时第一时间启动《急救应急预案》和《群体性抢救绿色通道》。

  在医教科统一指挥下,参与救治人员分工明确,第一时间采集患者体液送化验室化验分析,分别对他们进行量体温、测血压,吸氧、输液、催吐等治疗,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平稳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当天下午17点,经过应急处理6名症状较重的患儿收治儿科治疗,其他6名症状较轻患者则留在急诊室继续观察。

  县领导姚美芬及县食药监局、县卫生局、疾控中心、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与我院参与救治人员紧急召开情况通报会,共同讨论治疗方案及后续处理措施。经过一系列体液化验和详细检查,最终查明是某幼儿园集体食用不新鲜食物导致的急性肠胃炎,经过精心治疗后,到9月1日前12名患者都已经全部康复出院。

  我院一直高度重视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群体性抢救的应急处置能力,每年都会定期进行理论、操作培训考核以及急救模拟演练,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水平,强化急救人员的现场协调、处理能力。通过培训、考核和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奠定了扎实基础。

  这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医疗救治是对我院群体性抢救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事件处置过程中,我院及时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并且人员到位及时、反应迅速,各科室在分诊、抢救、运转、治疗等过程中配合默契、措施得当,得到了县政府、卫生局及县有关单位的充分肯定,我院各科室医务人员也从此次群体性抢救事件中又积累了宝贵的临床抢救经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指甲脱落是怎么回事
陈腊梅
回答: 小孩指甲脱落可能与外伤、真菌感染、营养缺乏、银屑病、斑秃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 1、外伤 指甲受到挤压或碰撞可能导致甲床损伤,表现为指甲发黑、脱落。家长需检查孩子近期是否有磕碰史,避免撕扯游离的甲板,可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护。若伴随出血或感染,需就医处理。 2、真菌感染 甲癣常见于手足多汗的儿童,表现为指甲增厚、分层、脆裂脱落。家长需保持孩子手足干燥,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或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 3、营养缺乏 长期偏食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B7或铁元素不足,使指甲变薄易碎。建议家长增加鸡蛋、瘦肉、菠菜等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儿童复合维生素制剂。 4、银屑病 儿童银屑病可能引起甲凹点、甲剥离等症状,通常伴随皮肤红斑鳞屑。可遵医嘱使用卡泊三醇软膏或他克莫司软膏进行局部治疗,同时注意避免搔抓刺激患处。 5、斑秃 部分斑秃患儿会合并指甲点状凹陷或片状脱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建议家长带孩子到皮肤科就诊,可能需要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或外用米诺地尔搽剂治疗。 日常应注意给孩子修剪指甲时保留1-2毫米游离缘,避免过短。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每周摄入3-4次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或豆制品。若指甲脱落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皮肤科就诊,完善真菌镜检、微量元素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