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我院举办“科学生活 、创新圆梦”科技周主题义诊活动

时间:2014-05-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了积极响应安徽医科大学关于办好2014年科技活动周的号召,更好地落实《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科技活动周方案》,5月23日上午,由我院外科、骨科和内科等科室专家和志愿者10余人组成的义诊团队在副院长王珩带领下来到长丰县造甲乡,举办我院2014年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科学生活、创新圆梦”主题义诊活动。

  5月23日,是造甲乡老百姓赶大集的日子,街道上热闹非凡,为了让更多的百姓得到与专家交流的机会,义诊团队同志们早晨七点多即赶到活动地点,并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为当地百姓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测血糖等医疗服务,耐心细致地做好解答,发放健康科普小折页,传播百姓最关心的常见疾病和最贴近生活的健康知识。在现场,我院医务人员还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他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重点对慢性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健康宣教。

  王珩在活动现场表示:许多基层群众缺乏健康知识,我们通过开展科技下乡义诊等活动,在义诊的同时,重点向群众宣传健康、卫生知识,加大了医学科普宣传力度,对提高居民的防病知识知晓率、尤其是增强基层百姓的防病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增进了医患关系。

  三个多小时的活动,接待义诊咨询群众约280余人,发放健康科普宣传材料500余份。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新生儿胆红素高怎么办
于淑霞
回答: 新生儿胆红素高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换血疗法、喂养干预、密切监测等方式处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通常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感染、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有效方法,通过光异构作用将脂溶性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产物排出体外。适用于胆红素水平接近或超过光疗标准的患儿,治疗期间需遮盖眼睛及会阴部保护。可配合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辅助退黄药物。 2、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可用于Rh或ABO溶血引起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通过阻断抗体介导的红细胞破坏减少胆红素生成。白蛋白注射液能结合游离胆红素预防胆红素脑病,常与苯巴比妥片联用增强肝酶活性。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改善肝脏代谢功能。 3、换血疗法 当胆红素水平超过换血标准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紧急换血,可快速清除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及致敏红细胞。主要适用于溶血进展迅速或光疗失败的重症患儿,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术后需继续光疗并监测血红蛋白及胆红素反弹情况。 4、喂养干预 增加母乳喂养频率至每日8-12次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排泄,必要时可短暂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喂养鉴别母乳性黄疸。对于摄入不足的患儿可补充葡萄糖注射液维持血糖稳定,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5、密切监测 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每日动态监测黄疸变化,高风险患儿需每4-6小时复查血清胆红素。注意观察有无嗜睡、肌张力减低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定期检测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评估溶血情况。出院后需随访至黄疸完全消退。 家长应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按需喂养保证充足热量摄入,避免使用磺胺类等可能加重黄疸的药物。注意观察巩膜黄染程度及精神状态变化,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居住环境应保持适宜温湿度,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若出现拒奶、哭声尖直、角弓反张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