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我院骨科成功主办人工髋关节翻修治疗新进展暨脊柱损伤治疗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时间:2014-07-1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7月4日至5日,由安徽省蚌埠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人工髋关节翻修治疗新进展暨脊柱损伤治疗进展学习班”在美丽的安徽蚌埠成功召开。

  开幕式由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周建生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吕厚山教授,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游苏宁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关节外科学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髋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张先龙教授,南京军区总医院赵建宁教授,上海长征医院肖建如教授,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立医院孔荣教授,蚌埠医学会钱大喜秘书长、安徽省蚌埠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何先弟副院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卜海富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人工髋关节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但术后因各种原因导致手术失败的病例也在增多,多数患者需要再手术才能改善症状,因而全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逐年增多,中国正在面临着一个翻修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工业化、交通的发展,脊柱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如何规范有效的治疗脊柱损伤,成为医患双方共同面临的问题。

  前来作专题报告的专家还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朱振安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慧林教授、安徽省立医院方诗元教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徐祝军教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周新社、牛国旗、吴敏、官建中等主任。会议注册代表180余人,来自全省各地及山东、江苏等地。本次学习班就髋关节翻修以及脊柱损伤的焦点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及相关病例讨论,会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代表踊跃发言。使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获得崭新的思路与实用的临床治疗手段。此次学术会议为我省骨科同道提供了交流学术成果、进一步加深友谊的学术平台,将为我省骨科事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将进一步提升我省骨科的整体学术水平、扩大我院骨科的学术影响力。

医院动态

更多 >

八一建军节我院职工无偿献血3.5万毫升

8月1日上午7:30分,我院近两百名医护人员冒着高温酷暑,在团委和蚌埠市中心血站的精心安排下,有序地参加了以“弘扬人道博爱,尽献一片爱心”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集中献血达3.5万毫升。我院职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人道、博爱、奉献”的传统核心价值理念,用滴滴热血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为了方便职工无偿献血,院团委与中心血站联系在院区内设立了3个采血点,对献血人员进行分流。即便如此,充满热情的献血职工仍然排起了小长队。献血队伍中有些是下了夜班还没休息的护士,有些是提前上班还未吃早餐的医生,有些是忙了一夜后勤维修没来得及合眼的工勤人员。 在献血队伍里还活跃着不少“老面孔”,翻开他们的献血记录本,许多人累计献血已超过3000毫升。骨科牛国旗主任在刚刚完成一台手术后就立即赶来参加献血,随后又匆匆赶往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医患关系科周育夫科长在献血前早早打来电话“预定”,而且是每年必献;肿瘤外三科孙彩霞护士长每次献血后都会出现暂时的身体不适,但也是每次献血都坚持参加;宣传科韩骁每次献血都是400毫升,献血记录本已经记得满满当当……每当问起他们对献血为何如此热情时,他们的回答既朴实又温暖:我们是医院职工,干的就是救死扶伤的活,无偿献血一样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无偿献血活动开展以来,我院无偿献血人数每年都有所增加。我院医护员工以自己的爱心行动,将救死扶伤、服务人民健康的工作进一步拓展延伸,唱响了白衣天使们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于奉献的时代主旋律。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职工参与到无偿献血工作中来,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蚌医附院人的贡献。 (郑志方/审 程洁/文 张静然/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主动脉撕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郝盼盼
回答: 主动脉撕裂可能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外伤或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主动脉撕裂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背痛、血压异常或休克等症状,需紧急就医处理。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主动脉壁承受持续高压,血管中层弹性纤维逐渐断裂退化。当血压骤升时,血流冲击可能直接撕裂内膜形成破口。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心悸等高血压症状,需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2、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的斑块会使主动脉壁变脆,斑块破裂后可能诱发局部撕裂。此类患者多存在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或脏器缺血。治疗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控制斑块进展。 3、马凡综合征 这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会导致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血管壁强度显著下降。患者多具有瘦高体型、蜘蛛指等特征,可能在轻微活动时突发撕裂。需通过超声心动图定期监测,必要时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血流剪切力。 4、外伤性因素 严重车祸、高处坠落等瞬间外力可能直接导致主动脉壁全层断裂,多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等损伤。急诊需立即进行CTA检查明确裂口位置,多数需要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紧急修复。 5、医源性损伤 心脏导管术、主动脉造影等侵入性操作可能意外损伤血管内膜。表现为操作后突发撕裂样疼痛,需立即终止手术并实施覆膜支架隔绝治疗。术前充分评估血管迂曲程度可降低风险。 主动脉撕裂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任何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如咳嗽、用力排便等。饮食需低盐低脂,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术后康复期应穿戴弹性腹带减少血管张力,循序渐进恢复活动。定期进行CT血管成像随访,监测假性动脉瘤或新发撕裂征象。任何新发疼痛或血压波动需立即返院检查。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