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成功开展我市首例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

时间:2014-07-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肝硬化六年出血六次 内镜下行组织胶注射

  消化内科成功开展我市首例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

  7月24日上午,在我院内镜中心,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旭为一肝硬化患者做消化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市内镜下治疗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的空白,使蚌埠三院内镜下治疗技术又上升到新的水平,给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该患者为男性,今年62岁,有肝硬化6年的病史,曾经反复出血6次,其中今年以来大出血3次。今年7月14日入住市三院消化内科时,血色素仅35克/升,重度贫血,病情危重……医生立即先给予止血、输血等相关急救,再做胃镜等检查,发现该患者食管胃底重度静脉曲张。张旭副院长带领医护人员分析研究病情,决定采取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因胃底静脉曲张导致破裂出血现象。该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在麻醉科医师陈亮的配合下,张旭副院长成功实施无痛胃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目前该患者恢复良好,已经能正常进食。

  张旭副院长介绍,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其最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具有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反复出血,不易止血等特点,是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预后差,死亡率极高。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硬化治疗及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措施,术后再发出血率极低。组织胶是一种水样固化物,在胃镜直视下将组织胶注射到曲张的胃底静脉内,能有效地闭塞血管和控制曲张静脉出血,较传统硬化剂治疗迅速安全副作用小,是有效控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理想方法。

  我院消化内科在张旭副院长的带领下,自2008年即开展了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术,目前该项技术已臻成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最终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胃底静脉曲张镜下治疗新技术,解除广大肝硬化患者的病痛。(钱杰娜 冯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环境温度、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过度包裹、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痱子通常由汗腺堵塞、环境湿热、衣物过厚、皮肤摩擦、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头部,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清洗后立即用柔软棉巾蘸干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洗发露。清洗频率以每日1-2次为宜,出汗后需及时补充清洁。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需重点检查,防止汗液残留。 2、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不超过60%。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白天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夜间使用透气性好的蚊帐。外出时选择阴凉时段,用遮阳帽保护头部,婴儿推车需配备透气遮阳棚。 3、使用温和护肤品 清洗后薄涂含氧化锌的婴儿护臀膏或液体痱子粉,避开眼周和口鼻区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点涂患处。禁用成人痱子粉或含薄荷成分的产品,过敏体质宝宝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做小面积测试。 4、避免过度包裹 选择纯棉或竹纤维材质的宽松衣物,避免化纤面料。头部不宜长时间戴帽子,睡觉时使用透气枕巾。包裹襁褓时留出足够活动空间,可通过触摸宝宝后颈判断体温,温暖无汗为适宜状态。尿布区域需及时更换,防止局部湿热加重。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脓疱、发热或持续哭闹,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儿科医生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乳膏。伴随湿疹样改变时,医生可能建议地奈德乳膏短期使用。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排查饮食过敏原。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宝宝衣物应单独手洗并阳光暴晒,指甲定期修剪防止抓伤。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扩散至躯干,须立即就诊。夏季可适当增加每日洗澡次数,但每次不超过5分钟,沐浴后3分钟内完成保湿护理。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