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华医疗集团

我院举行应知应会青年知识竞赛

时间:2014-05-0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院团委和工会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开展了“迎接‘三级医院’复审应知应会青年知识竞赛”活动,4月30日下午2:00在院阶梯教室里,开始了热烈而紧张的竞赛活动,竞赛分必答、抢答、风险三轮进行,并邀请了贾淮平院长、杨效坤副书记、亓刚副院长、王树军副院长以及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出任评委,各党支部书记也纷纷带领啦啦队为团支部书记和参赛队员们鼓劲加油。

  在竞赛中,为了增强大家的参与能力,现场进行了七步洗手法的演示和互动以及急诊科的心肺复苏演示。在心肺复苏演练开始时,大家被她们严谨、从容、有条不紊的动作所振奋,纷纷站了起来,有的举起了相机,有的和她们一起记数,似乎听到了强有力的心跳声……

  通过三轮激烈的角逐,最终一等奖被机关团支部获得,门诊团支部获二等奖,大外团支部获三等奖,评委们为获奖队颁发了证书和奖品,此次竞赛活动受到了院领导的一致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耳聋基因检测有必要做吗
何海贤
回答: 耳聋基因检测是否有必要做需结合个人情况判断,对于有家族遗传史、计划怀孕或已怀孕的夫妇、新生儿筛查以及不明原因耳聋患者建议进行检测。耳聋基因检测有助于发现遗传性耳聋风险,指导优生优育和早期干预。 耳聋基因检测能明确是否存在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等常见致聋基因突变。对于有耳聋家族史的人群,检测可评估后代遗传风险,帮助制定婚育决策。计划怀孕的夫妇通过携带者筛查,能提前发现双方是否携带相同致聋基因,避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子代发病。新生儿基因检测联合听力筛查可实现先天性耳聋的早发现,在语言发育关键期前进行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干预。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可明确病因,部分综合征型耳聋还能预警其他系统异常。部分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检测可指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安全使用。 无明确高危因素的人群常规进行耳聋检测收益有限。多数散发型耳聋与环境因素相关,基因检测无法预测噪声、衰老等获得性耳聋风险。检测结果可能存在意义未明变异,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部分罕见致聋基因尚未被现有检测panel覆盖,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遗传风险。检测费用较高且未纳入常规体检项目,需根据经济条件权衡。 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前应咨询遗传学专家,充分了解检测的局限性和结果解读方式。检测阳性者需进行遗传咨询,制定个体化的生育指导方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噪声暴露、慎用耳毒性药物等通用护耳措施,新生儿出生后需按时完成听力筛查随访。对于已确诊遗传性耳聋的家庭,可通过产前诊断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阻断致病基因传递。 何海贤主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