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华医疗集团

血液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概况:普内血液科设普内、血液、老年病、风湿免疫等专业,现有医生8名,护士14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床位数48张,年住院近1000人次,床位使用率达90%以上。

诊治范围:各种原因的贫血及难治性贫血的诊治,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规化疗及免疫治疗。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及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诊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等。

诊疗特色:目前普内血液科已与国内主要临床检测中心建立合作,解决了血液病在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上、骨髓病理的诊断问题,结合新华医院形态学检查,使得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等由过去的单一形态学的诊断进展到包括免疫分型、染色体、融合基因的MICM的国内最新诊断标准,治疗措施与国内同步。在血液病的治疗方面,应用免疫治疗(环孢菌素等)联合雄性激素等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较好的疗效,使30%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治愈,30%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转变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使其得到长期存活。病区现有百级层流床2张,为大剂量巩固化疗和强化免疫治疗以及重症感染的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用亚砷酸针及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有望治愈率达到80~90%,常规开展白血病各种剂量的化疗,Ph染色体阳性的急淋和慢粒的分子靶向治疗以及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治疗;与普外科合作,完成了7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脾切除治疗,术后6例获得痊愈;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许多疑难疾病在我科得到良好的诊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神经炎怎么能检查出来
邵自强
回答: 神经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方式诊断。神经炎可能与感染、外伤、代谢异常、中毒、免疫因素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肌肉萎缩程度、肌力分级测试及深浅反射检查初步判断神经损伤范围。触诊可发现受累神经走行区压痛,叩击试验可能诱发异常放电感。需配合完成肢体协调性、感觉过敏等专项测试。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感染相关指标异常,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对特殊病因需进行重金属筛查、维生素B12浓度测定、自身抗体检测等。脑脊液检查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脱髓鞘病变有重要价值。 3、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能记录静息和收缩时的异常自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量化髓鞘损伤程度。F波与H反射检查有助于判断近端神经根病变,体感诱发电位可评估中枢传导通路完整性。 4、影像学检查 核磁共振能清晰显示神经根肿胀、神经丛增粗等结构性改变,增强扫描可鉴别肿瘤压迫或炎症浸润。超声检查对浅表神经卡压病变具有较高分辨率,CT引导下穿刺活检适用于深部病灶定位。 5、病理检查 神经活检是诊断血管炎性神经病、淀粉样变性等的金标准,可观察到轴突变性、炎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皮肤活检通过评估表皮神经纤维密度辅助诊断小纤维神经病变,创伤性较传统神经活检更小。 确诊神经炎后应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保证充足维生素B族摄入,疼痛明显时可局部热敷缓解。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要规律服用免疫抑制剂。康复期可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配合肢体功能训练,定期复查神经传导速度评估恢复情况。出现肌肉持续无力或感觉障碍加重时须立即复诊。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