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举办一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时间:2014-08-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7月17日-7月20日,由神经内科李继来主任、杨旭副主任牵头,医院成功举办了为期3天的《第二届临床医学科研设计、统计学方法实战及SCI论文撰写》学习班。来自全国各地、北京市各大医院的医师200余人参加了学习班,70%以上的学员为硕士、博士学历。王斌副院长亲临会场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此学习班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主要目标是针对临床医生的科研设计、统计学及SCI论文撰写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提升。学习班得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中心的协助,以及《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国内六大核心专业期刊杂志社的大力支持。

  学习班的专家师资力量强大,在国内同类培训课程中亦堪称为精品课程。由擅长临床科研设计及论文撰写的杨旭副教授牵头,并邀请到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讲座嘉宾,其中有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底特律医学中心Yuchuan Ding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中华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胡永华教授;北京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教育部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陈大方教授;具有医学统计学实战经验的中国生物医学统计学会副会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统计学教研室主任和生物医学统计学咨询中心主任、着名统计学专家胡良平教授;还有首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专家彭晓霞副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统计学专家刘芬副教授。

  在此次学习班中,杨旭副教授就临床医学科研思维及方法的建立、临床课题的新颖性、科学性及实用性的原则,临床研究的定位,如何提出问题进行科研课题设计,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四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讲解;流行病学专家唐迅博士对临床中的设计问题进行了讲解;彭晓霞副教授就诊断学研究、样本含量如何估计---PASS软件的使用进行了讲解;杨旭副教授、金迪医师在队列研究、数据库的建立---Epidata软件的使用方面进行了讲解;陈大方教授就标书的撰写进行了讲解,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把自己经验和大家进行了分享; Yuchuan Ding对SCI的论文要求格式,如何进行投稿、网络如何投稿,修稿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讲解;统计学专家胡良平教授进行了临床统计学案例解析;刘芬副教授就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相关及回归培训、多因素资料、生存资料的SPSS操作培训。与会专家倾囊相授,使学员获益匪浅,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

  此次学习班的举办,为全国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了一次和科研设计、统计学专家进行直面交流的机会,扩大了我院及神经内科在全国的影响力。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为临床医生的临床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