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中心医院

健康管理部参加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大会并发言

时间:2014-03-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3月14日至15日,应北京健康管理协会邀请,我院健康管理部刘岚主任参加了在昌平举办的“北京第九届健康管理大会”,并就航天健康管理策略方案做了主题发言。

  此次大会以“抓住机遇、拓展创新、共谋发展”为主题,国家卫计委、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医学会等领导为大会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委会、河北、天津健康管理协会等兄弟单位也到场参与交流。

  刘岚主任在发言中介绍了我院健康管理部二十余年的发展及近年来立足航天立足企业医院为航天科技人员的健康管理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系统讲述了健康管理的四个策略、两个应用及一个共享,着重强调健康管理需面向大众人群,应发挥其服务性与广泛性,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与听众的一致好评。

  健康管理部作为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的规范基地,积极参与协会的各项活动,日益得到协会和各兄弟单位的肯定与认可。健康管理部将一如既往扎根健康管理事业,紧跟行业发展前沿,致力打造航天健康管理特色品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脏支架植入术适应症
高云
回答: 心脏支架植入术的适应症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等。心脏支架植入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方式改善心肌供血的常见治疗手段,需严格评估患者病情后实施。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支架植入术的首要适应症。当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持续缺血时,需在发病12小时内紧急实施手术。患者典型表现为剧烈胸痛伴大汗、恶心,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此时植入支架可迅速开通血管,挽救濒死心肌。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等。术后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 2、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若存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需考虑支架植入。这类患者静息时即可发作胸痛,疼痛程度进行性加重,容易进展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程度通常超过80%,可能伴随血管痉挛或斑块破裂。术前需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缓解症状,术后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血脂,防止斑块再次破裂。 3、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无效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规范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仍频繁发作胸痛且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评估支架植入指征。这类患者多在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多为50%-70%。术前需完善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肌缺血范围,术后联合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改善预后。 4、冠状动脉狭窄超70% 无症状但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若血流储备分数低于0.8或存在大面积心肌缺血,建议行介入治疗。此类病变易进展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内超声可准确评估斑块性质。支架植入能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术后需定期复查冠状动脉CTA监测支架通畅情况,同时服用替格瑞洛片增强抗血小板效果。 5、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若引起明显心肌缺血症状,且侧支循环代偿不足时,需尝试开通血管。这类患者多存在数月以上的血管病史,介入手术难度较大,需使用专用导丝通过闭塞段。成功植入支架后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术后配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代谢,辅以心脏康复训练提升运动耐量。 心脏支架术后患者需终身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脏彩超。出现胸痛加重、牙龈异常出血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内。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