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家长如何面对自闭症儿童

时间:2014-05-1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每位家长都希望生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如愿。目前在没有药物能够治愈儿童自闭症的情况下,教育训练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充分的教育训练,才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患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最大程度促进患儿社会适应,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减少家庭负担。因此,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坚定的信心和态度开展教育训练。

  1、家长要积极行动。专家为自闭症孩子进行专业评估,确认障碍程度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障碍程度包括:障碍发生的时间、原因。时间越早,后果越严重,预后越不乐观。早发现,早训练,愈后会更好。依专家的评估,明确孩子现阶段适合哪种训练,选择合适的机构进行训练,而不是盲目跟从。

  2、正确的选择机构和老师。对自闭症儿童选择一个好的训练机构很重要,选择一个好老师更重要。一般将老师分为听语型和视动型,听语型老师能说会道,善言词;视动型老师较有耐心。家长可根据孩子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老师。

  3、家长要对康复有正确的期待。一般认为,7岁以下落后正常儿童2年以下的自闭症儿童有希望上学,确定孩子能坐得住,眼睛的专注力能持续一段时间,培养孩子的写字能力,语言能力及良好的行为规范,要写字、认字、会应用字;若7岁以上,落后正常儿童2—3年,则没有希望上学。孩子的未来家长应思考,此时侧重培养孩子建立更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从事简单的生活技能,规范孩子的行为及对性问题的处理。

  4、家长要持有正确的心态和态度。确诊后,家长必须积极面对,接受事实,争取时间,开始训练。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为孩子创造一个能促进他进步的环境。对自闭症的治疗,坚持早发现早训练的原则。最佳训练期是3-6岁。家长更应具备爱心、细心、警觉心、责任心,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关爱孩子。

  5、家长应有意识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1)注重培养正确的行为。(2)注重对正确行为的奖励。(3)忽略不正确的行为的原则。坚持持之以恒,坚持情景性,将训练贯穿于生活之中,积极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不是一味宠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4)理解机构和老师。如小孩子调皮是正常的,偶尔摔伤、擦破皮是可以理解的,而有些家长却因孩子的一点点皮外伤就与老师大动干戈,怒目相对,我们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这样做,对孩子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让孩子失去一个体验生活的机会。家长与老师,为孩子的事情闹得不开心,其实受损的是孩子,因为这些孩子的特殊性,除了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老师在一起,而老师的一言一行、喜、怒、衰、乐都和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6、家长要掌握自闭症方面的专业知识。自闭症的康复训练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各种训练手段和知识理论也百家争鸣,为了寻找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训练方法,家长也应该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自闭症的一般特点和自己孩子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掌握自闭症训练的操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定期为孩子做康复评估,时刻参与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再学一门专业。

  7、要加强家校合作。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教师,机构三位一体加强合作。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根据孩子的变化及时进行评估并改变个别化教育计划。机构对教师进行合理的管理,让每个老师有发挥自己的特点及特长的空间,创造发明新的训练手段!

医院动态

更多 >

失眠与女性健康

失眠是进入绝经期女性的普通病。失眠是指不能入睡或不能长时间睡着,或有对自己的睡眠不满意的感觉。对那些晚上盗汗的女性们来说,她们夜里经常醒来,因而休息不好。一般来说,一停止盗汗,正常的睡眠就会恢复。如果正常睡眠规律不能恢复,则可能成为或已经成为慢性失眠了,那么你怎样才能知道呢? 如果在一个月内你每晚或大部分晚上都失眠了,那你就得了慢性失眠。如果你没有盗汗那就应该找找其他的失眠原因。如果你感到抑郁,那就需要找一个合格的心理保健工作者来对你进行检查。如到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中心失眠头痛专科就诊。像腿部综合痛症这样的动作反常是导致失眠的第二大原因。有一些新药如布诺芬可能会对此有帮助,其他一些通常引起失眠的原因就是不固定的工作时间和疼痛。 有将近30%的失眠者没有显著的原因。对这些病人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吃安眠药。但服用安眠药应用最小剂量,用药期尽量短,且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睡眠卫生主要是指改善失眠习惯,形成较规律的睡眠习惯。建议是:困了就睡眠,不要非等到指定的时间。晚上不要摄取咖啡因和酒精等物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复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王利一
回答: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受损、炎症刺激、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外伤性因素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直接损伤鼻腔血管,儿童常见因玩具或手指抠挖导致黏膜撕裂。出血量较大且突发,可能伴有局部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异物残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反复外伤可能形成鼻腔溃疡加重出血。 3、鼻炎发作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常伴随鼻痒、流涕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血管丛暴露易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轻度可通过生理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鼻出血多为喷射状且难止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出血时可坐位前倾,用手指紧捏鼻翼10分钟冷敷鼻梁。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伴头晕乏力,需及时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儿童反复出血建议检查鼻腔是否有血管瘤等病变。冬季干燥季节可每日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预防皲裂。 王利一主任医师北京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