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我院消化呼吸内科成功抢救一食道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

时间:2014-05-2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患者,陈女士,芦溪县万龙山人,曾因呕血黑便多次在湖南住院治疗,被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食道静脉重度破裂出血,并于去年7月进行了手术治疗。今年2月份该患者病情复发,呕血黑便症状加重,在市内多家医院治疗病情均不能控制。患者家属在绝望中了解到我院消化呼吸内科,近年来已经成功实施食道静脉套扎术治疗食道静脉破裂出血,临床经验丰富,效果好。4月1日上午10时该患者被急救车接入我院消化内科重病监护室。进院时患者奄奄一息,面色苍白,血压70/40毫米汞柱,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腹痛,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科室主任陈诗华、副主任医师罗刚迅速接诊,通过大家对病情讨论,在此种情况下该患者需做急诊食道静脉套扎术。与患者家属细说患者病情后,下午2时患者被送入胃镜室。 2时40分左右副主任医师罗刚成功完成了难度高、风险大且极其困难的急诊食道静脉套扎术,套扎点6个,其中正在出血点2个。

  4月10日,通过复查胃镜,患者食道静脉套扎点已结痂,多处食道静脉曲张消失。4月15日,患者健康出院。6月上旬通过出院回访该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又成功救治一例复合伤重症患者

6月5日,我院外科大楼前响起阵阵掌声与鞭炮声,已出院的患者张奶奶及其家人为ICU、骨二科、手术室三个科室送来了感谢锦旗。老人拉着医务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感谢您们,谢谢,不是您们高超的医术和精心的护理,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没了。” 2009年9月24日晚,家住金典城的张奶奶外出散步,在大约8点半左右她像往常一样往家返,过马路时不慎被车撞伤。当120急救车赶到现场时老人呈昏迷状态,并伴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医护人员随即将她送往市二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抢救。通过检查确诊为双肺挫裂伤、脑挫裂伤、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左肱骨干骨折、左胫腓骨骨折、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同时老人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冠心病。老人伤势非常严重,生命体征极不平稳,生命垂危。 ICU立即启动医院绿色通道,组织脑外科、骨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讨论抢救方案。此时ICU的医护人员也在有条不紊地为病人实施呼吸机辅助通气。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几度生命垂危的老人,生命体征重现。 基于老人的特殊情况,医院多次组织全院性大会诊,并依据老人的病人制定出周密的治疗护理方案。经过一周的时间,在ICU的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老人病情趋于稳定。随即,骨二科的医生根据老人的病情制定了周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于10月13日为老人实施了4处骨折内固定术,术后老人基本情况稳定,转入骨二科进行进一步治疗。经过骨二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现老人基本康复,并能够自行行走。 多年来,我院在抢救复合伤重症病人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抢救成功率在全市位列前矛,为广大市民发生突发性危重疾病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健康保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