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胸科援疆人的工作点滴

时间:2014-08-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我是北京胸科医院的援疆干部康乃民,来到和田已经五个多月了,我从时间和空间上完全适应了这个祖国美丽的西北边疆——新疆和田。科室的同事们已经把我当成了标准的“和田人”,急诊ICU记录着我和同事们的工作和生活。

  急诊ICU作为医院的最前沿的科室,急危重症患者的集中地,也是抢救患者最多的地方,辛苦忙碌和全国的同行们一样,当然伴随辛苦汗水的是成功的喜悦。

  5月14日星期三,一个紧张和忙碌的上午。急诊ICU新收入一位老年男性患者,66岁,维族。患者平车推入病室,不能平卧,颜面紫绀,重度呼吸困难。值班的医师及时向我汇报了病人的情况。病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急性呼吸衰竭。我立即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建立生命体征监测;完善相关检查;血气分析;给予气道雾化吸入;静脉给予解痉、平喘药物……

  鉴于患者急性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但是患者家属坚决不同意气管插管,情况变得很严重了,患者的呼吸衰竭会随时危及生命。我凭借多年的重症治疗工作经验,果断给予患者实施了经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这样做无疑给自己增加了很多麻烦。我一直守在病人的床边,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床边监测指标,仔细的调整呼吸机的支持条件。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患者的呼吸困难有了缓解,颜面紫绀消失了,急性呼吸衰竭得到救治。

  接下来的6天里,我始终不敢有一丝懈怠。间断的无创呼吸机治疗,控制肺部感染……

  终于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患者康复出院了。这位患者得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经常急性发作需要住院治疗。患者告诉我这次治疗是他最舒服的一次。患者和家属都十分感激我们,在出院的那天,特意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除了日常的诊疗外,在援疆指挥部和和田市医院的安排下,我和十几位同事还经常深入偏远地区乡镇进行义诊服务。

  有一次,我们去了一个叫尼日达的镇子里,尽管是露天的诊室,共计来了二百多位需要就诊的患者。他们每人手里拿着的一张小纸条,上面是临时编排的就诊号。我看着有些嘈杂但不显混乱的就诊人群、看着他们需要帮助的眼神,看着为了维持秩序而跑前跑后的工作人员……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认真的接诊每一位患者。

  那天我们回去的很晚,但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成就的喜悦。像这种大型的下基层义诊活动我们已经开展了三次了,其中有十多位患者通过义诊直接接诊到和田市医院进一步治疗。当地的老百姓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北京援疆专家的服务。

  在当前新疆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势力的背景下,作为北京的援疆干部,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努力践行着“真情融入、开拓创新”精神,把我的医学专业知识传播给当地的医疗战线上的同行,用科学、实用的医术服务广大的和田地区人民,为和田地区的稳定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201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培训会圆满落幕

朗朗金秋,丹桂飘香,新学期伊始我院又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研究生新成员。为了使研究生尽快熟悉院所环境,提前了解学习中的各个环节,教育处于9月5日上午在门诊四楼第三会议室举行了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培训会,2014级新生及在校生代表参加了开学典礼。医院副所长张宗德出席典礼并讲话。 开学典礼上,新生代表石文卉,在校生代表张叶先后作了发言,交流了对研究生生活的体会与憧憬。 教育处周爽介绍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环节及要求等内容。鼓励新生满怀热情,坚定信念,学好专业知识,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接下来的研究生学习生活。 副所长张宗德对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他说,希望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创新,学会把读书、思考、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要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要注重英语听说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为了使新生更快、更好地的了解适应研究生生活,医院研究生学生会精心编写了入学小贴士,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为新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