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第一医院

鲐背之年突发腹痛 微创新技术成功“排石”

时间:2012-04-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一名93岁高龄患者实行ERCP+EST+胆总管取石术,如此高龄患者进行手术并获得成功实属罕见。

  患者陈某突发中上腹痛2天,就诊他院诊断为胆石症并感染,经过治疗仍反复发作,且较前加剧,中上腹持续性闷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畏冷发热、黄疸。为进一步治疗,慕名来到我院消化内科。入院后行腹部CT检查显示:胆总管结石伴胆系扩张、双肺炎症,需行ERCP+EST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十二指肠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术)。但患者93岁高龄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尖瓣返流(重度)、二尖瓣返流(轻度)、心功能Ⅱ级、I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体质差,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能性极大。

  为确保手术顺利,消化内科黄中华主任医师反复多次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拟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并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

  2月4日,经过黄中华主任医师、陈思杰副主任医师、阮顺兴主治医师等医护人员组成的治疗组经过半小时紧张而细致的奋战,在DSA下,经十二指肠镜顺利地为患者施行了ERCP+EST+胆总管取石术,成功将一枚大小约1.0×1.2?的黑褐色结石取出。术后各项指标检测正常。患者恢复迅速,总胆红素从118μmol/L降至21μmol/L,腹痛、发热、黄疸缓解,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

  据黄中华主任介绍,胆总管结石在我国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往多采用外科剖腹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并发症多。随着临床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十二指肠镜下行ERCP+EST胆总管取石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胆道结石的非手术微创治疗打开了大门,该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尤其对年老体弱,无法承受手术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法。我院消化内科从2010年开始,已成功开展20多例经内镜ERCP+EST胆总管取石术,均取得圆满成功和良好的疗效。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经十二指肠镜行ERCP+EST胆总管取石这一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将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将不断得到普及和推广。

医院动态

更多 >

创新信息化就医自助模式 打造数字化医院

近日,莆田市第一医院启动自助服务终端机,市民到医院看病可凭身份证自助提取门诊卡进行预约挂号,使用医保卡可查询医疗相关信息,使用银联卡可即时结算缴费。 随着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到院就诊人数日益攀升,门诊挂号、缴费出现“排长龙”现象。为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莆田市第一医院在服务窗口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增设21台自助服务终端机,惠妹外科医技大楼、旧病房大楼的一楼大厅及门诊的各个楼层均有布设。 患者到医院门诊后,可凭借身份证在门诊的自助服务终端机注册后自动生成门诊卡,使用医保卡或者门诊卡在自助服务终端机上进行预约挂号、预约取号和现场挂号;进行医保、个人健康档案、医疗费用明细、医院信息公示等的查询,可随时调阅就诊处方和检查检验的费用情况,支持银联卡和现金自助缴费、结算。 这是莆田市第一医院增设自助预约挂号机、自助打单机等就医自助模式后的又一项便民新举措,能极大方便患者,缩短排队挂号、排队缴费的等候时间,原先拥挤的挂号、缴费排队现象得到有效的改善,基本实现卫生部提出医院各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要求。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