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脑卒中 分类预防很关键
时间:2011-11-1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1-11-1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为提高广大群众脑卒中防控意识,倡导健康生活行为,实现脑卒中的早防、早诊、早治,市立医院本部神经内科在当日开展了以“关注脑卒中,立即行动”为主题的义诊宣传活动。“现在我们的大量工作是用在预防上,防治脑卒中越早越好,早期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让广大群众远离脑卒中”,市立医院本部神经科主任李卫说。
据了解,无论年龄与性别,全球每6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在一生中会经历1次中风,全球每6秒脑卒中夺取一个生命,每隔一秒脑卒中袭击一个人。每年1500万人脑卒中,600万人死于脑卒中,300万人因脑卒中而残疾,数字的背后又有无数人的生活因此受到影响,更是无法想象。
在当天的义诊宣传现场,早上不到9点,就有不少市民陆续来到义诊摊位前,这其中以老年人居多,但也不乏年轻人的身影。今年69岁的陈大爷在女儿的陪伴下来到摊位前,他告诉医生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地头晕、恶心,晚上也睡不好觉,吃药也不管用。李主任说,像陈大爷这种情况在很多老年人身上都会出现,这主要还和生活习惯有关。“如果检查发现头晕是因为睡眠引起的,最重要的是要在平时养生睡眠卫生习惯,睡觉要有规律,平时即使范模糊也要坚持别睡,别要把自己的情况记成日记。”
“医生,我最近常眼皮跳,太阳穴也特别痛,手脚有时也会发麻、抽筋,这又是怎么一种情况下。”面对张大妈的疑问,李主任通过分析总结说这主要和张大妈的心里紧张状态有关,“这种情况可吃一些营养神经药,如B族维生素,同时要培养自己的保健意识,适当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李主任说。
李主任告诉记者,“脑卒中”主要是一种老年病,发病人群在60岁以上,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发病年龄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现在大多数的患者都在四五十岁左右,但也有极个别更年轻的,我曾接诊过得就有35岁的得中风。”李主任说,生活不良习惯,肥胖,家族有遗传史,患有三高者,都是中风的高发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中风的风险更是比常人大。”
据李主任介绍,通过对老年人病情的评估,可将脑卒中人群分为三类:高危人群、极高危人群和相对安全人群。“我们现在医生大量的工作都是用在预防上,这三类人群的预防方案是不一样的,针对不同的患者用不同的目标方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目标实验预防方案已在国际上得到了有效地证明。”
“我们每天接诊的人数毕竟有限,所以作为老百姓而言,还是要在平时养成一种预防意识,一旦发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眩晕伴呕吐、既往少见的眼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或抽搐、情绪激动、劳动或饮酒后突然发病等,一定要及时就医,防治脑卒中还是越早越好”。同时,对于预防脑卒中应怎样吃的问题,李主任还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1、 每日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近合理,包括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脂肪含量较低的均衡食谱;
2、 建议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有益于降低血压,从而降低卒中的危险性;
3、 每日总脂肪摄入量应小于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小于10%;每日摄入新鲜蔬菜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10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食油每日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