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立医院东院

乳腺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东院乳腺外科成立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迁至徐州路90号青岛市市立医院乳腺病院区。现有床位50张,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2名。医护硕士以上学历7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拥有真空辅助旋切系统2台、数字化乳腺机、磁共振乳腺线圈等医疗设备。

该学科以乳腺外科为主,建立规范的乳腺癌诊疗方案,做到诊断、手术、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术后康复的一站式服务。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针对病人制定个体化方案以期让病人获得最大的受益。目前常规开展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乳腺良性肿瘤开放手术、男性乳腺发育手术治疗、巨乳缩小术、乳房及乳头整形手术等。已开展乳腺肿瘤微创旋切、乳腺癌根治+I期重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等高精尖手术。常规开展PICC置管及患者随访和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科室依据国际及国内治疗指南制定规范的诊疗方案,开展规范化的乳腺癌根治手术,根据指南及病人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治愈率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强化“美容观念”和“无瘤术”理念,保证手术质量及防止医源性肿瘤播散。依托院区优势开展乳腺肿瘤的微创旋切、乳腺癌根治+I期重建、前哨淋巴结活检、多学科结合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治疗理念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各知名医院保持密切的学术及技术交流。目前乳腺癌保乳率达到30%,I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达93%,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

现有博士、硕士生导师2名,每年培养博士生1-2名,硕士生2-3名,为乳腺外科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科室每年选派医师前往国内外一流医学院校进修。医师及护理人员多次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肿瘤医院等著名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的诊疗及护理技术,促进本学科发展。科室内定期举行学术讲座,介绍最新的医疗技术进展,对住院医师进行短期培训,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

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知识研究、继续教育、学术交流等活动,以“科教兴科”、“科技强科”为方针,与中科院肿瘤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科研工作搭建平台,创造相应条件,并出台科研奖励办法。目前承担青岛市科技局立项3项。力争每年有2-3项省级及市级科研基金立项,发表SCI论文2篇。负责青岛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五年制本科临床见习、实习任务,为保证教学质量,已建立相关的科室制度,成立了以科主任为组长的教学管理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学术讲座,学生实习有专人负责管理。

全体医护人员秉承“仁和厚德、知新达远”的科室文化宗旨,努力成为山东半岛有影响力的专业科室。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本部多部门开展医疗知识联合培训

  7月31日,本部医务科联合输血科、门诊部、院感科共同举办了涉及科学合理用血、医疗风险防范、慢性病监测以及医院感染应对的多部门联合知识培训。2013年入院新职工、各科室疫情员以及其他医护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部医务科黄俊谦主任对医疗风险预见与防范以及住院告知书的签署进行了强调,并通过举例向医务人员展示如何书写规范的输血病程记录。本部门诊部魏瑛琪主任针对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各项慢性病的监测及报告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输血科主任尹凤媛从科学合理用血的定义到临床输血的现状、原则以及技术规范、输血指南等对参训人员做了认真、细致的说明。院感科邓乃梅主任对低年资医务人员常见感控薄弱环节与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并通过视频向大家演示了正确的院感防护操作流程。 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听讲认真,积极互动。通过培训,各科室疫情员对慢性病监测与上报有了清晰准确的认识,新入院职工对科学合理用血、输血病程记录、住院告知书以及常见医院感染的防控有了深刻的理解。为巩固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还对新职工进行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将作为新职工申请处方权的依据之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第一次啪啪啪会怀孕吗
曲中玉
回答: 第一次性行为有怀孕的可能,是否怀孕与性行为次数无关,主要取决于是否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及女性是否处于排卵期。怀孕需要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成功着床于子宫内膜。 若在女性排卵期前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即使为初次性交,精子进入阴道后可能通过宫颈管上游至输卵管,与排出的卵子相遇受精。女性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人可能出现意外排卵。此外,男性射精前分泌的前列腺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精子,即使未在阴道内射精也存在低概率受孕风险。 若性行为发生在绝对安全期或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则怀孕概率显著降低。绝对安全期需满足月经周期极度规律且排卵后超过48小时,但实际生活中难以准确判断。规范使用合格避孕套可达到较高避孕效果,但存在使用不当导致破裂或滑脱的风险。短效避孕药需要连续正确服用才能发挥避孕作用,紧急避孕药仅对服药前72小时内的性行为有效且成功率有限。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记录月经周期,掌握基础避孕知识。若出现月经推迟、乳房胀痛等早孕症状,可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或就医检查。无论是否首次性行为,若无生育计划均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口服短效避孕药等。青少年及未婚人群更应重视性健康教育,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科学避孕指导。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