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立医院东院

皮肤科 (共2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皮肤病防治院始建于1936年,是一所历史悠久集医、教、研功能于一体的市属公立的皮肤性病专科医院,业务覆盖山东半岛,是山东省皮肤性病监测哨点医院,青岛市皮肤性病防治临床基地。1999年归属于青岛市立医院(集团)并与市立医院皮肤科、人民医院皮肤科合并,担负着全市皮肤性病的临床科研、疾病防治、诊疗指导、专业医师培训等工作。现有医生32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2人,其中博士、硕士共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护士11人,检验人员6人。

目前,皮肤病防治院设有皮肤病专业、性病专业、银屑病专业、激光美容专业、临床检验专业等专病门诊,对常见病、少见病、疑难危重皮肤病具有良好的诊治和预防手段,对性病进行系统、正规检查和治疗,对银屑病进行以光疗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方法,激光美容设备齐全、先进,对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如白癜风、色素痣、太田痣、咖啡斑、雀斑、黄褐斑、文身等,血管性皮肤病如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症、激素依赖性皮炎、痘印、血管角皮瘤等,表皮肿瘤及赘生物如汗管瘤、粟丘疹、丝状疣、软纤维瘤、睑黄瘤等治疗效果满意。还设有冷冻治疗室,皮肤外科手术室、换药室、中药熏蒸治疗室、输液观察室、注射室、真菌室、变态反应室、光疗室、美容室、病理室等检查治疗室。开放床位12张。年门诊量逾1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60余人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本部多部门开展医疗知识联合培训

  7月31日,本部医务科联合输血科、门诊部、院感科共同举办了涉及科学合理用血、医疗风险防范、慢性病监测以及医院感染应对的多部门联合知识培训。2013年入院新职工、各科室疫情员以及其他医护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部医务科黄俊谦主任对医疗风险预见与防范以及住院告知书的签署进行了强调,并通过举例向医务人员展示如何书写规范的输血病程记录。本部门诊部魏瑛琪主任针对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各项慢性病的监测及报告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输血科主任尹凤媛从科学合理用血的定义到临床输血的现状、原则以及技术规范、输血指南等对参训人员做了认真、细致的说明。院感科邓乃梅主任对低年资医务人员常见感控薄弱环节与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并通过视频向大家演示了正确的院感防护操作流程。 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听讲认真,积极互动。通过培训,各科室疫情员对慢性病监测与上报有了清晰准确的认识,新入院职工对科学合理用血、输血病程记录、住院告知书以及常见医院感染的防控有了深刻的理解。为巩固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还对新职工进行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将作为新职工申请处方权的依据之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四维彩超和系统B超的区别是什么
冷启刚
回答: 四维彩超和系统B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像方式、功能侧重及临床应用场景。四维彩超可提供动态三维影像,主要用于胎儿实时活动观察和表面结构评估;系统B超则以二维静态图像为主,侧重胎儿器官结构系统性筛查。 四维彩超采用三维超声技术叠加时间维度,能实时显示胎儿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动态画面,对排查唇裂、脊柱裂等体表畸形具有优势。其成像原理是通过高频探头快速采集多角度二维图像,经计算机重建为立体动态影像,但受胎儿体位和羊水量影响较大。系统B超通过多切面二维扫描全面评估胎儿颅脑、心脏、肾脏等内脏结构,采用标准切面测量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参数,对内脏畸形筛查灵敏度较高。其检查过程需按国际标准顺序扫描胎儿各器官,耗时较长但数据更系统。 四维彩超适合孕22-28周进行,可留存胎儿动态影像作为纪念,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需在具备产前诊断资质的机构开展。系统B超作为产前筛查基础项目,建议在孕18-24周完成,能定量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对胎盘位置、羊水量的测量更具规范性。两种检查的超声探头频率和信号处理算法也存在差异,四维彩超通常采用更高频探头获取细节,而系统B超侧重不同深度组织的穿透力平衡。 孕妇应根据孕周和检查目的选择超声方式,孕中期建议优先完成系统B超排查重大结构畸形,四维彩超可作为补充检查。检查前需遵医嘱做好膀胱充盈等准备,检查后保留影像报告供产科医生综合评估。日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叶酸,避免接触电离辐射,定期进行胎心监护等产检项目。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