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立医院东院

肝胆外科 (共1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肝胆胰外科由著名外科学家王训熲创立于1969年,在当时的国内医学界,包括省、部级医院,是最早独立的肝胆胰外科专业学科之一。现有医生1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在读硕士3人。硕士生导师2人,护士13人。科室共有病床44张,并有门诊、胆道镜室及胰十二指肠镜室等。

肝胆胰外科的工作面涵盖了肝脏、胆道、胰腺、脾脏及十二指肠的所有外科疾病的医疗和教学任务。尤其在复杂胆石病的手术治疗,肝脏肿瘤、胰腺肿瘤、及高位胆管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门脉高压症等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中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开展腹腔镜手术、肝癌射频消融、胆道镜下胆道取石、十二指肠镜等微创治疗,成为传统手术之外的重要治疗手段。

肝胆胰外科技术优势:1、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了纤维胆道镜、纤维十二指肠镜的检查与治疗。2、率先在青岛市开展了肝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3、在青岛市最早开展经皮经肝肝内胆管穿刺造影引流(PTCD)、脓肿穿刺引流(PTAD)。4、率先在青岛市开展了腹腔镜手术。5、1992年完成了青岛市首例高位胆管癌根治性切除。6、1998年肝胆外科已完成了包括难度较高的肝尾状叶肿瘤切除及肝脏所有8个肝段的肿瘤切除;至99年底,完成同期肝癌根治性切除、联合脾切除并门奇静脉断流术,为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脾亢病人开拓了治疗新途径;对肝癌治疗的技术水平,包括对肝癌的认识、综合治疗措施的选择及信息更新方面,在山东省及青岛市具领先水平。7、2000年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与基础动物实验研究,疗效良好,改进了治疗方法。并结合临床需要开展了各种课题研究。在本专业中确立了省内领先水平。8、2003年,成功地开展了肝脏移植手术。9、重在重症胰腺炎的基础理论、实验室研究、临床治疗等诸多方面都均有发展,使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在逐年提高,临床治疗疗效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获青岛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0、近10年针对复杂胆石病开展的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治疗胆石病,Roux-en-Y内引流术、带血管蒂胆囊壁肝门胆管成型治疗肝内外胆管狭窄获得成功。11、开展了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包括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胰管减压等新型手术。

肝胆胰外科微创腹腔镜手术量占东院肝胆外科手术的45%,形成了明显的特色。目前已开展的包括腹腔镜手术在内的微创手术:1、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肝外胆管切开取石;2、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3、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4、腹腔镜脾切除术;5、肝癌射频消融术;6、内镜治疗胆道狭窄病变;7、胆道镜的术中及术后应用;8、十二指肠镜检查及十二指肠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道取石、胆道内支撑引流等治疗。包括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内镜治疗。9、在青岛市率先开展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手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本部多部门开展医疗知识联合培训

  7月31日,本部医务科联合输血科、门诊部、院感科共同举办了涉及科学合理用血、医疗风险防范、慢性病监测以及医院感染应对的多部门联合知识培训。2013年入院新职工、各科室疫情员以及其他医护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部医务科黄俊谦主任对医疗风险预见与防范以及住院告知书的签署进行了强调,并通过举例向医务人员展示如何书写规范的输血病程记录。本部门诊部魏瑛琪主任针对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各项慢性病的监测及报告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输血科主任尹凤媛从科学合理用血的定义到临床输血的现状、原则以及技术规范、输血指南等对参训人员做了认真、细致的说明。院感科邓乃梅主任对低年资医务人员常见感控薄弱环节与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并通过视频向大家演示了正确的院感防护操作流程。 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听讲认真,积极互动。通过培训,各科室疫情员对慢性病监测与上报有了清晰准确的认识,新入院职工对科学合理用血、输血病程记录、住院告知书以及常见医院感染的防控有了深刻的理解。为巩固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还对新职工进行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将作为新职工申请处方权的依据之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