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全国政协调研组到市精卫中心视察调研

时间:2014-06-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6月8日—9日,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计委、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有关司局同志一行14人到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视察调研。辽宁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沈宁、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宋良伟、沈阳市卫计委主任陶庆才、副主任裴庆双等省市领导的陪同调研。

  此次调研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实地调研市精卫中心;二是走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复站。

  8日上午,在市精卫中心,调研会议由辽宁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沈宁主持,沈阳市卫计委陶庆才主任致欢迎辞。陶主任概况介绍了沈阳市精防工作。一是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精防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二是健全了以市精控中心为龙头,以区县疾控中心(精防科)为骨干,以社区精防医生为基础的三级精防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三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重性精神疾病规范化管理,启动了集“规范化、功能化、社会化”为一体的社区精神卫生康复站建设,使社区内的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有效预防、康复和监管。四是建立了贫困救助资金长效投入制度,确保了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市精卫中心颜鸿飞院长就医院概况、沈阳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沈阳市精神卫生机构及人员队伍建设、精神卫生服务开展情况、医院未来发展愿景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工作汇报。调研组的领导和专家又进一步了解了沈阳市在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程序、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贫困精神障碍者的救助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调研组还实地视察了精卫中心住院患者病房、康复科、心理咨询室等医疗场所。调研组的领导和专家认为患者的休养环境从功能分区到内部流程,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视察康复科时,看到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社会功能恢复训练,非常专业,患者的康复作品也让大家感到震撼,真正发挥了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作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室,看到儿童沙盘治疗、儿童感统训练等特色治疗,对我院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水平表示赞赏。总体上调研组不论对医院就医环境、服务功能还是蓬勃发展的精神面貌上都给予高度评价。

  9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在市卫计委陶庆才主任、裴庆双副主任等人陪同下,视察了沈河区滨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皇城街道西华社区康复站。在滨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组参观了精神障碍者康复作品义展义卖现场,听取了沈河区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汇报;在皇城街道西华社区康复站,观看了精神障碍者文艺演出,并给贫困精神障碍者赠送了生活用品。这两个部门的工作给调研组留下深刻印象,从中也看到精神障碍社区服务、社区康复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光明前途。调研组强调社区康复工作是精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又是一项长远性的工作,希望沈阳市继续摸索经验,把好的做法和经验,推向全省,推向全国。

  张文康部长对我市的精神卫生工作和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在精神卫生工作组织领导、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严重精神障碍者管理治疗及患者的社区管理、康复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希望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沈阳市精神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医院动态

更多 >

沈阳市大人科教文卫调研组到市精卫中心调研

8月19日,沈阳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陈玉海一行3人在市卫计委裴庆双副局长、规财处周世德处长、疾控处吴泽明处长的陪同下,到市精卫中心进行工作调研。 陈玉海主任一行首先对医院的精神科病房、心理病房、心理治疗室、康复科等临床科室及二期工地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然后听取了市精卫中心党委陈耀书记关于医院自然情况、医院整体工作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汇报。 市卫计委裴庆双副局长对汇报进行了概括总结并针对医院存在问题提出意见。一是医院运行中医保结算问题突出,在患者住院治疗上,尽力争取医保政策的调整,达到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医保每日给付标准的水平,保证精神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二是医院二期项目建设资金问题,还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保证资金及时到位,确保二期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陈玉海主任在听完汇报后,对精卫中心各方面工作给予肯定,对医院存在问题将从市人大的角度给予呼吁解决,并希望医院今后工作中,在保证现有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仔细研读国家《精神卫生法》,同时借鉴外地城市出台《地方精神卫生条例》的成功经验,推动沈阳市精神卫生立法工作,促进沈阳市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二是充分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心理援助热线的宣传,让广大市民知晓。针对特殊群体,特别是在中小学师生心理评估和心理辅导上多下功夫。三是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科研能力,加强专科特色建设,拓展服务半径,提高服务质量。 2014年8月20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应性淋巴结是什么
张英泽
回答: 反应性淋巴结是指淋巴结因感染、炎症或免疫刺激出现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属于免疫系统正常应答反应。主要有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疫苗接种反应、其他因素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链球菌性咽炎可引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发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纵隔淋巴结钙化,伴随低热和盗汗。EB病毒感染常导致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并配合休息和营养支持。 2、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刺激淋巴结免疫活性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腋窝淋巴结持续肿大,伴随关节疼痛和蝶形红斑。干燥综合征可引发腮腺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通过自身抗体检测辅助诊断。治疗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泼尼松龙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同时监测肝肾功能。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或转移癌可导致淋巴结病理性增大。霍奇金淋巴瘤典型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随B症状如夜间盗汗;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出现硬质固定包块。诊断需依靠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注射液联合放疗。 4、疫苗接种反应 疫苗抗原刺激可能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短暂肿大。破伤风疫苗接种后常见腋窝淋巴结反应,表现为接种侧轻度肿痛;卡介苗接种可导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种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但需与感染性淋巴结炎鉴别。 5、其他因素 药物超敏反应或不明原因刺激也可引发淋巴结反应性改变。苯妥英钠等药物可能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伴药疹;部分患者出现持续性淋巴结增生但无明确病因。这类情况需停用可疑药物,进行淋巴结超声随访观察,必要时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周、质地变硬或固定粘连,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减少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出现淋巴结反应可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