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

医院类型:精神病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中西结合科、老年病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具有现代化科学管理体系的大型专科医院,在东北三省处于领先地位。承担着沈阳市720多万人口的精神疾病的治疗、预防、科研、教学、社区防治、精神心理卫生咨询以及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工作。负责沈阳地区精神科专业人员的教学和培训。医院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与奥体中心相邻,环境幽雅,景色怡人。占地面积1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555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25人,主治医师80余人,医师42人。主任护师5人,主管护师53人,护师200多人,护士130多人;编制床位1130张。设有普通精神科病房7个,临床心理科7个,中西医结合科1个,辅助医疗科室10余个。其中,中西医结合科室在2002年被列入“辽宁省示范中医科”,2007年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心理科于2007年被列入“市二级重点科系”。为了方便市民就医的需求,医院还在大东区成立一所沈阳市心理卫生医院。设床位120张,配备卫生技术人员58人,是一所集心理卫生保健与心理疾病防治于一体的,技术精湛、设备先进、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医院。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医院又利用优越的条件,成立了独具特色的沈阳市老年养护中心,集躯体-精神-心理治疗、护理-康复-托老为一体。设床位70张,并配备了一支医疗技术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专业队伍。医院近年来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心理CT机、ECT治疗仪,MPQ诊断仪、大型X光机、脑地形图机、肌电图机、B超、颈颅彩色多普勒、原子吸收光度计、血液粘度计、尿沉渣分析仪、化学发光仪、高压液相血药浓度仪、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在科研方面,医院共荣获省、市科研成果奖十余项,并重视发展同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协作,先后接待了数个国家的参观与来访。曾成功举办了中、日、美精神医学学术交流会,并与日本国千叶病院、湖南病院结为友好医院。医院先后与沈阳电台联办了《星光夜话》、《成长的天空》节目,参与了沈阳电视台《北方名医》、《直播健康》、《约见当事人》等栏目,与沈阳日报、辽沈晚报等媒体合办了专栏,开展了各项活动,普及了心理卫生知识。目前,医院按照“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工作要求,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为把医院建设成服务沈阳、辐射辽宁、东北领先、国内一流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而努力奋斗!

医院动态

更多 >

沈阳市大人科教文卫调研组到市精卫中心调研

8月19日,沈阳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陈玉海一行3人在市卫计委裴庆双副局长、规财处周世德处长、疾控处吴泽明处长的陪同下,到市精卫中心进行工作调研。 陈玉海主任一行首先对医院的精神科病房、心理病房、心理治疗室、康复科等临床科室及二期工地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然后听取了市精卫中心党委陈耀书记关于医院自然情况、医院整体工作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汇报。 市卫计委裴庆双副局长对汇报进行了概括总结并针对医院存在问题提出意见。一是医院运行中医保结算问题突出,在患者住院治疗上,尽力争取医保政策的调整,达到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医保每日给付标准的水平,保证精神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二是医院二期项目建设资金问题,还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保证资金及时到位,确保二期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陈玉海主任在听完汇报后,对精卫中心各方面工作给予肯定,对医院存在问题将从市人大的角度给予呼吁解决,并希望医院今后工作中,在保证现有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仔细研读国家《精神卫生法》,同时借鉴外地城市出台《地方精神卫生条例》的成功经验,推动沈阳市精神卫生立法工作,促进沈阳市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二是充分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心理援助热线的宣传,让广大市民知晓。针对特殊群体,特别是在中小学师生心理评估和心理辅导上多下功夫。三是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科研能力,加强专科特色建设,拓展服务半径,提高服务质量。 2014年8月20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应性淋巴结是什么
张英泽
回答: 反应性淋巴结是指淋巴结因感染、炎症或免疫刺激出现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属于免疫系统正常应答反应。主要有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疫苗接种反应、其他因素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链球菌性咽炎可引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发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纵隔淋巴结钙化,伴随低热和盗汗。EB病毒感染常导致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并配合休息和营养支持。 2、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刺激淋巴结免疫活性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腋窝淋巴结持续肿大,伴随关节疼痛和蝶形红斑。干燥综合征可引发腮腺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通过自身抗体检测辅助诊断。治疗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泼尼松龙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同时监测肝肾功能。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或转移癌可导致淋巴结病理性增大。霍奇金淋巴瘤典型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随B症状如夜间盗汗;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出现硬质固定包块。诊断需依靠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注射液联合放疗。 4、疫苗接种反应 疫苗抗原刺激可能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短暂肿大。破伤风疫苗接种后常见腋窝淋巴结反应,表现为接种侧轻度肿痛;卡介苗接种可导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种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但需与感染性淋巴结炎鉴别。 5、其他因素 药物超敏反应或不明原因刺激也可引发淋巴结反应性改变。苯妥英钠等药物可能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伴药疹;部分患者出现持续性淋巴结增生但无明确病因。这类情况需停用可疑药物,进行淋巴结超声随访观察,必要时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周、质地变硬或固定粘连,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减少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出现淋巴结反应可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