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第三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儿科、内分泌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邢台市第三医院始建于1978年,1992年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联合创办了邢台市心血管病医院。目前,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体检等为一体的以心脑血管病为特色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拥有一所专科医院(邢台市心血管病医院)、一个研究所(邢台市脑血管病研究所)和三个中心(邢台市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邢台市脑血管病治疗中心、邢台市健康体检中心)。是河北省农村儿童先心病(手术和介入)、白血病救治医院。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先心病治疗定点医院。先后被授予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河北省医疗服务和医药购销双十佳诚信单位、河北省医保十佳定点单位、邢台市引才引智先进单位、邢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医院注册床位616张,开放床位700余张,设有37个临床专业科室和20个医技科室。医院拥有干部职工970名,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60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30名,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邢台市拔尖人才等高端人才12人,留学美国和加拿大专家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0名。医院除常规设备外,还配备有飞利浦64排螺旋CT、1.5T核磁共振,东芝16排螺旋CT、,飞利浦和西门子大型血管造影机2台,多台DR大型遥控X光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大生化仪等一流高档进口大型设备200台(件)。建有网络数字图书馆和对外门户网站。实施了HIS、LIS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全院信息化管理。医院技术实力雄厚,综合医疗水平全市领先。有省、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5个,其中心脏外科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邢台市重点学科;心脏内科、神经外科为邢台市重点学科;神经内科为邢台市重点发展学科。心血管专科在省内外有较高声誉,是冀南地区心血管病诊治中心。心外科能独立开展各种心脏血管手术40余种,年手术量400余例,手术成功率高达99.7%。心内科在各种急危重症救治和疑难复杂病症诊治方面独具优势,1993年最早在冀南地区开展了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目前能独立开展冠心病、PTCA、起博器安装、先心病、周围血管等介入技术,并已全部通过技术准入,心血管病专科形成了集药物、介入和手术为一体的心血管病诊疗体系。综合学科水平达省内领先,居全国50强之列。脑血管病治疗中心通过有效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等学科医疗资源,实施急性脑血管病一体化治疗模式,有效提高了脑血管病的治愈好转率,同时以脑血管病专科为引领,先后开展了各种高难度复杂颅脑手术、神经介入、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等,神经内、外科综合医疗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已形成集脑血管病、神经介入、颅脑肿瘤、功能神经外科、神经杂症等为一体的诊治中心,综合医疗水平省内领先。2010年12月,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了“邢台市心血管介入中心”和“邢台市脑血管病治疗中心”。在心脑血管专科带动下,全院各学科紧跟国内外前沿技术,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加快学科发展,各种疑难复杂重症病人诊治水平明显增强,外科系统微创手术广泛开展,学科综合水平省内先进、市内领先。科教研能力、学术地位不断提高,有80位专家在省市学术团体任职,近年来,医院先后有105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其中有11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48项获邢台市科技进步奖。邢台市健康体检中心是我市唯一一所集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为一体的市级专业化健康管理机构。是邢台市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邢台市健康教育基地。该中心独立设置,医疗设施设备齐全,实行一站式服务,并配有专业的健康管理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人性化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并为每位客户建有永久电子健康档案。医院紧紧把握“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方向,大力弘扬“团结、求精、务实、奋进”的医院精神,以精湛的医术、一流的服务、高尚的医德、崭新的风貌服务于社会。多年来,病人满意度达98%以上,在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中名列第一,连续五年处全市行风评议优秀单位行列。为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医院全面启动了整体改扩建项目,项目建设充分体现科学化、人性化、智能化、绿色节能的理念,建筑面积达12.8万平方米。不久的将来,一座设施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将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脚底的筋疼痛是什么原因
邵自强
回答: 脚底的筋疼痛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外伤、痛风性关节炎、扁平足等原因有关。足底筋膜炎通常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跟腱炎多与运动损伤相关,外伤可能导致局部肌腱拉伤,痛风性关节炎常伴随红肿热痛,扁平足则因足弓塌陷引发慢性劳损。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处理加重损伤。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导致的炎症,常见于长期站立、跑步或穿鞋不当人群。典型症状为晨起下床时足跟刺痛,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复发。发病可能与过度运动、肥胖、足弓异常有关。治疗需减少负重活动,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涂抹,配合足底筋膜拉伸训练。严重者可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 2、跟腱炎 跟腱炎多因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姿势不当引发,表现为跟骨上方2-6厘米处疼痛肿胀,晨起僵硬明显。常见于篮球、羽毛球等需频繁起跳的运动人群。急性期需冰敷并暂停运动,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贴敷。慢性期可通过离心训练增强跟腱强度,必要时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 3、外伤性损伤 足底肌腱或韧带急性拉伤多由跌落、扭伤等外力导致,疼痛突发且伴随局部淤青。轻度损伤可通过RICE原则处理,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若出现行走困难或持续肿胀,需排除跟腱断裂可能,此时须使用足踝支具固定,配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缓解炎症。 4、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累及足部时常见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但尿酸结晶沉积也可能刺激足底肌腱。高嘌呤饮食、饮酒、肥胖均为诱发因素。急性发作期需限制活动,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控制炎症,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日常需长期服用非布司他片调节尿酸水平。 5、扁平足 先天性或获得性扁平足因足弓塌陷改变生物力学结构,导致足底筋膜及肌腱慢性劳损。特征为长时间行走后足底弥漫性酸痛,可能伴随胫骨后肌腱功能不全。建议定制矫形鞋垫分担压力,加强胫骨后肌力量训练,严重畸形需考虑距下关节制动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应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运动鞋,避免赤足行走或穿平底鞋。运动前后充分拉伸腓肠肌和足底筋膜,体重超标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每晚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疼痛发作时可尝试用网球进行足底滚动按摩。若保守治疗2-4周无改善,需进行超声或MRI检查排除应力性骨折、神经卡压等病变。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