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中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二级甲等

医院类型:中医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妇科、中医男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辉县市中医院建于1990年底。从一片空白起步,当时市政府只拨款2万元经费,给出优惠政策,靠集、捐、借筹资46万元,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得1900㎡的三层临街小楼,占地1.9亩,48名员工,40张床位,20多万元设备,13个临床科室起家,不等不靠,开始了艰辛创业的漫漫征程。经过20年风雨洗礼,现已发展成为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县(市)级中医综合医院,是联合国颁证的爱婴医院、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省重点县(市)中医院和新乡市明星中医院,是辉县市80万人民的中医医疗、保健、科研和康复中心,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多种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目前医院占地24584m2,总建筑面积27600m2,开放床位285张,固定资产6000余万,总资产7300余万元。

20年来,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医院人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不惜付出大量智慧、心血和汗水,从“特色办院、科技兴院、质量强院、服务立院、文化领院、从严治院”着手,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20年来,人员已发展到412名,其中正高级专家10名,副高级专家26名,中级73名。拥有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1名,河南省继承型高级中医人才培养对象2名,新乡市优秀专家3人,新乡市名中医1人,辉县市专业技术拔尖(优秀)人才17名。全院共完成各级各类科技成果23项,国家专利15项,参编著作23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开展或引进新技术项目200余项,在全省同行中名列前茅。

围绕“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强临床科室建设,现设30多个临床科室,基本形成重点突出、优势明显、设置齐全、功能完善的格局。其中拳头科室骨伤科最具优势,实力强、效益佳,享誉新乡辖区。该科以传统中医正骨手法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科技,对各种骨折、骨病、创伤的整复与治疗等取得明显效果,曾完成地厅级专题科研成果4项。现诊疗业务范围逐步向骨关节病、显微外科两个专业延伸。2003年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命名为“中医特色专科”。此外,脑病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科、肝胆科、烧伤科、风湿病科等为医院重点培育的中医特色科室,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医院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积极引进、更新医疗设备,现拥有美产GE双排螺旋CT机、850毫安X光机、数字化X线诊断仪(CR)、美国百胜彩超、电子腔镜微创手术系统等精良设备300余台(套),总值逾2300万元,居本市一流行列。

医院坚持用文化统领职工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除坚持办好院刊《杏苑信息》外,不断完善逐步确立的办院宗旨、院徽、院歌等核心价值体系,设置内容丰富的中医文化元素版面、版画、专栏,在全院公开征集、确定“仁心仁术、恩泽苍生”院训,编印下发了《文明自律公约》、《员工应知应会手册》,确立了特定礼仪,浓重渲染了中医药文化精髓,使中医院渗透姓“中”氛围,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强大活力。

医院围绕“服务、质量、效益”三个主题,高举改革大旗,坚持不懈探索先进管理方法,强力推进规范化管理进程,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更新“行为准则、考核标准、绩效分配”等“三个方案”、“目标管理、竞争上岗、全程控制、动态通报”等“四个机制”和“教育、制约、监督、查处”等“八字方针”的管理模式,促进了两个效益的稳步攀升。

医院曾获“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中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单位”“新乡市五好基层党组织”“新乡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县市级以上荣誉40余项,整体实力居新乡辖区同级中医院首位,居全省同级中医院前列。

为谋求更大、更快发展,彻底改变旧面貌,中医院人不畏艰难,与时俱进,确立了院区改造的宏伟蓝图,该蓝图分建设新病房楼和门诊医技综合楼、拆除旧病房楼和原门诊楼等工程。一期工程新病房楼于2006年7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主体高7层,建筑面积6900m2,总投资2280万元,预设床位300张。有中央空调、中心呼叫、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系统装置,设有高档综合手术室,是当今省内同级中医院中一流的病房楼,于2009年2月建成投用。二期工程门诊医技综合楼于2010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主楼高11层,建筑面积21800m2,预算总投资4100万元,为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封顶,预计2010年7月份可投入使用。整个院区改造项目完成后,医院将形成一个整体建筑群,门诊医技综合楼位居医院中心部位,通过共享大厅与新病房楼连接,外观设计雄浑壮观,充分体现中西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风格;内部设计科学合理,诊疗程序流畅,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这将极大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扩大业务范围,提升诊疗人次20-40%,为奋进全国示范中医院奠定了硬件基础。

医院动态

更多 >

秋日养生,预防感冒

立秋后,虽然白天天气还比较热,但时令已表现为以燥为主” 对于初秋的温燥感冒,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一些甘味和酸味果蔬,比如梨、香蕉、藕、橘子、芦柑、金橘、柚子、荸荠、橙子、葡萄等。多喝些杏仁汤也有不错的效果。做法很简单,从市场上买回杏仁粉(自己磨也可以),直接冲服,或者取杏仁9克、沙参15克、百合12克,煎汤取汁喝。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制“五汁安中饮”(牛乳60毫升、韭汁、生姜汁、梨汁、藕汁各10亳升的混合物),有很好的润燥作用。 用药方面,如果是单纯的感冒,可以吃些清热灵颗粒剂;如果以燥咳为主,可以吃些参贝北瓜膏。需要提醒的是,立秋后,西瓜就应该少吃了。因为秋季容易发生腹泻,如果再多吃西瓜这样的凉性水果,更易引发腹泻,尤其要少给孩子吃。 防感冒常用冷水洗鼻子用冷水洗脸、热水泡足。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除此,要坚持用冷水洗鼻,增强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也可用手指揉按鼻旁迎香穴1至3分钟,或用两食指擦鼻梁两侧,使之发热,促进鼻腔的血 液循环和黏液的分泌,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女性漏尿怎么治疗比较好
张龙
回答:女性漏尿可通过行为训练、药物治疗及手术干预综合改善。盆底肌锻炼和膀胱训练是基础治疗手段,严重者需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等外科方案。 一、非手术治疗方案: 凯格尔运动是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的核心方法,通过规律收缩盆底肌群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建议每日进行3组训练,每组收缩10-15次,持续6-8周可见效。膀胱训练需记录排尿日记,逐步延长排尿间隔至2.5-3小时,配合抑制尿急的分散注意力技巧。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可视化指导肌肉收缩,适合动作不协调者。电刺激疗法通过低频电流激活神经肌肉,每周2次,12周为疗程。 二、药物与手术选择: 米多君等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增加尿道闭合压,但需监测血压变化。雌激素软膏适用于绝经后黏膜萎缩者,需配合阴道局部给药。当非手术方案无效时,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是金标准术式,采用聚丙烯吊带加强尿道支撑,微创手术住院仅需2-3天。单切口迷你吊带术创伤更小,适合轻度脱垂患者。膀胱颈悬吊术适用于合并膀胱膨出者,需开腹或腹腔镜操作。 日常需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减少咖啡因及碳酸饮料摄入。棉质透气内裤需每日更换,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可选用成人护理垫应对急迫性尿失禁,但不宜长期依赖。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核心肌群协调性,避免跳绳、蹦床等高腹压活动。心理疏导对混合型尿失禁尤为重要,认知行为疗法可缓解焦虑性尿频。产后42天起应系统进行盆底康复,更年期女性建议每年评估盆底功能。合并慢性咳嗽或便秘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减少腹压增高的诱发因素。 张龙副主任医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