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儿科、眼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前身为1904年美国传教士柯里斯先生建立的基督教华西区浸礼会“仁德”医院和1945年刘文辉建立的文辉医院。2000年雅安撤地建市,更名为雅安市人民医院。医院为全民所有制,编制床位1500张,注册资金1799.99万元,面向社会提供医疗护理服务。2019年5月正式授牌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医院服务半径210公里,服务人口700余万,医院占地面积约324亩,建筑面积约24.4万平方米,设置一院三区,编制床位1500张、开放床位1710张。临床科室34个,开办临床专业34个,医技科室和临床功能检查室15个,行政后勤职能科室29个。第二院区(大兴院区)灾后重建项目于2014年11月5日开工,2016年12月18日完工。占地11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总投资约7个亿。医院有省级重点专科11个,市级重点专科9个。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形成了具有较高声誉和专业特色的学科群。年门急诊量为61万人次左右,出院病人量为5.5万人次左右,手术量为1.5万余台次。是雅安市及邻近地区的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和技术指导中心,是维护藏区稳定的后方战备医院,也是川西片区区域性医疗中心。医院在岗职工1602人,离退休职工47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省优专家1人、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高级职称专家204人,硕导4人,博士4人、硕士92人。每年医院均派出上百人到省内外各大医院进修学习,部分专业骨干派出国门进行专科学习。经过不懈努力,医院被中国医师协会评为“全国人文爱心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授予“全国医院改革示范单位”;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5.12地震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文化专委会命名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被四川省卫计委评为“数字化三星医院”;被四川省医院协会评为2014年—2015年度医院管理优秀奖;被中共四川省委命名为“防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四川省总工会命名为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并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被四川省红十字会命名为“5.12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被四川省医院管理协会命名为“全省城市医院管理先进单位”,被雅安市委市政府评为“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川西片区唯一规范化核素治疗病房在市人民医院启用

          7月18日,经过缜密的筹备,我院核素治疗病房已于近日正式启用。     核素治疗病房设计合理、规范、宽敞明亮,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环境。弥补了区域内核医学医疗条件的不足,对雅安乃至川西片区核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雅安地区甲状腺癌患者今后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治疗。 当天,《甲癌规范化治疗及核素治疗新进展》研讨会也同时举行。来自省内外的核医学专家学者对近年来核医学科及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的新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医院副院长邵泽勇参加了交流会。 甲状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1.3%~1.5%,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且超过90%的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TC),而核素治疗已成为DTC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复发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参加研讨会的我院首席专家姜世平表示,从临床来看,甲状腺疾病占了10%以上,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他表示今后也会加强各科室交流,为甲癌的诊断和治疗做出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新生儿溶血是怎么回事
周小凤
回答: 新生儿溶血可能由母婴血型不合、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感染因素、药物因素、早产或低体重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光照疗法、输血治疗、药物治疗、换血疗法、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 1、母婴血型不合 母婴ABO或Rh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的常见原因。当母亲为O型血或Rh阴性血,胎儿为A/B型或Rh阳性血时,母体产生的抗体会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典型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贫血,严重者可伴随肝脾肿大。临床常用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阻断抗体,配合蓝光照射治疗黄疸,必要时需输注洗涤红细胞。 2、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基因缺陷会导致红细胞膜结构异常,使其在脾脏过早破坏。患儿多有家族史,表现为中重度贫血、黄疸反复发作,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需补充叶酸片预防贫血危象,严重时需行脾切除术,术后需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预防感染。 3、感染因素 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宫内感染可破坏胎儿红细胞生成系统,导致溶血合并肝功能障碍。患儿除黄疸外常伴有发热、皮疹、血小板减少。需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配合人血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同时进行保肝利胆处理。 4、药物因素 母亲孕期使用磺胺类、抗疟药等氧化性药物,或新生儿接触樟脑丸等化学物质,可能诱发红细胞G6PD酶缺乏者发生急性溶血。特征为酱油色尿、突发苍白,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注射液抑制免疫反应。 5、早产或低体重 早产儿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不足,低体重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两者均易发生非免疫性溶血。这类患儿黄疸进展较慢但持续时间长,需加强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严重时采用LED冷光源进行持续光照治疗。 新生儿溶血患儿需维持适宜环境温度,避免低体温加重酸中毒。母乳喂养者母亲应暂停进食蚕豆及制品,配方奶喂养需选择低铁配方。每日监测经皮胆红素值,观察皮肤黄染范围是否超过躯干中线。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按计划补种乙肝疫苗等常规免疫程序。出现拒奶、嗜睡、肌张力减低等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须立即返院。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