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外科、胸外科、儿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揭阳市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前身是1890年由美国人苏阿拿创建的教会医院--真理医馆,至今已经历了124个春秋,先后易名为”真理医院"、"揭阳县人民医院"、“揭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10月成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所在的揭阳市是粤东古邑,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着名侨乡,现辖榕城区、揭东区、蓝城区和空港经济区以及惠来、揭西两县、普宁华侨管理区、大南山华侨管理区,代管普宁市。全市陆地面积5240平方公里,人口约680万,市区人口近200万,是潮汕地区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广东省第六大人口大市。

医院位于榕江北河之滨,坐落在揭阳市区天福路,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占地面积70.5亩,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现有在职职工1460人,高级职称23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3人。编制床位1200张,共有51个临床和医技科室。3.0T或1.5T核磁共振、64排128层螺旋CT、飞利浦FD20大平板血管造影机(D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等高精尖设备一应俱全。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专科发展均衡,拥有"广东省食管肿瘤科研中心"、省级特色专科肿瘤科以及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儿科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消化内科、肿瘤科2个省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

医院于1997年首批通过"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评审,承担着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广东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实习工作,2013年10月成功创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实行医、教、研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方针,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历年来,获国家专利5项,获市级以上科技奖142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1项,省级科技奖6项,市级科技一等奖33项。在中华系列、中国实用系列等杂志发表论文2235篇,被SCI收录1篇,并出版了《现代食管癌贲门癌诊疗学》、《临床误诊分析》、《中西医结合集萃》等医学专着。

作为全市危、重、急救抢救中心,医院积极承担起揭阳市医疗急救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任务,充分发挥地级市综合医院公益性的职能。作为我市指定的重症传染病收治医院,在抗击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近年来,医院组建派出医疗队出色完成援非、援藏和援川抗震救灾等工作。

医院以"区域龙头、粤东一流、省内知名"为发展目标,致力打造医院辐射粤东地区一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着力做好医院的规划建设工作。首期工程"门急诊住院综合大楼"位于医院北侧,主楼高26层、裙楼高9层,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并已于2014年1月动工兴建。大楼建成后,医院总建筑面积将达17万平方米,可开放病床3000张。届时,医院将成为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将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完善的诊疗环境、先进齐全的医疗设备、富有特色的专科业务等一系列优势,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为揭阳市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揭阳市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890年真理医馆

1907年真理医院

1952年广东省潮汕区揭阳真理医院

1961年揭阳县人民医院

1992年揭阳市人民医院

2013年揭阳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揭阳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揭阳日报】“心”在肚中跳 警惕腹主动脉瘤

市人民医院应用高新微创介入技术成功实施全市首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记者 陈星星 通讯员 黄晓纯/文 邹仰光/摄 把心“放”到肚子里真的能“放心”吗?从中文释义上看,确实比喻完完全全放心。然而,从医学角度看,如果出现“心”在肚里跳的症状,那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可能预示着腹主动脉里长了“瘤”。日前,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心血管介入团队成功为一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实施了微创血管腔内修复术,解除了患者腹中的”不定时炸弹”。 记者获悉,目前我省能独立开展该项技术的医疗单位屈指可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作为我市最早开展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医疗团队,有长期从事心绞痛、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等疾病的心血管介入手术经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开展标志着该院在治疗腹主动脉瘤等相关疾病的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腹主动脉瘤是“不定时炸弹” 腔内修复术可解除“险情” 80岁的黄大伯近几年常在自己腹部肚脐旁摸到一个持续搏动的包块,跳动的节奏基本与心跳同步,几年来一直“相安无事”也就不以为意。近段时间,黄大伯因结肠疾病到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医生为黄大伯进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意外发现其腹腔内存在巨大梭形肾下腹主动脉瘤,最大瘤体直径已近7厘米且伴附壁血栓,情况不容乐观。黄大伯这才知道,一直在“肚子里跳动的心脏”原来是腹主动脉瘤! 尽管几年来黄大伯肚子里的腹主动脉瘤并未发作,然而患上这种凶险疾病,相当于在患者身上安了个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因瘤体破裂导致大出血而致命。记者了解到,由于黄大伯体内的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近7厘米,发生破裂的比例明显增高,且已达到“以瘤体≥5厘米为实施手术干预原则”的标准,市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决定为其实施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据主刀医生吴强主任介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是一项整体要求较高的术式,需配备一系列利于诊断、治疗的高科技设备,如该院配备的64排128层CT及图像工作站、3.0T磁共振、飞利浦FD-20数字血管造影机及标准化导管手术室等。同时,正规培训的资深介入医生和合理的多学科协作团队进行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严密的围术期监护、周详的手术设计及精确的技术操作等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经过2个多小时,手术取得成功。修复术后,黄大伯瘤腔逐渐呈血栓化收缩,腹主动脉内血液在支架内流动,实时解除了“不定时炸弹”爆炸的风险。术后第二天,黄大伯便可下床活动,生活能够自理。 突发剧烈腹痛为最危险信号 瘤体达5厘米以上建议手术 像黄大伯这一类患者,若出现瘤体破裂可致猝死,所幸治疗及时才避免悲剧发生。据手术医生林宇鹏介绍,腹主动脉瘤好发于高龄老人,最常见于60~80岁之间的男性,患者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偶尔感到腹部轻度胀痛等,只有部分较瘦的患者会在腹部摸到一个有规律性搏动的包块,因此瘤体极易被患者忽略。但是,当腹主动脉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可突发难以避免的破裂并发症,引起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于失血性休克。他提醒,动脉瘤破裂是腹主动脉瘤患者最危险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突发的剧烈疼痛往往是腹主动脉瘤破裂或急性扩张的特征性表现,已被视为最危险的信号。如腹主动脉瘤患者突发剧烈腹痛,应立即送医,切忌延误。 林宇鹏表示,腹主动脉瘤患者不可能不治而愈,瘤体是否破裂与其大小密切相关。他建议,直径较小的无症状主动脉瘤患者可以先保守治疗并按医嘱定期作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血管造影检查。一旦发现瘤体超过5cm,或监测期间瘤体增长速度过快,半年增长大于5mm,即具有修复治疗的指征。 该院副院长、心内科总主任徐名伟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血管腔内修复术是较为理想、适合大多数患者的修复治疗手术。该术式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技术,不仅丰富了主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也为许多患有合并心、肺、肾等脏器疾病的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高危腹主动脉瘤患者赢得了治愈的机会。以往传统的全麻开腹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对患者的身体条件要求也较高。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该术式无需全麻、低风险、创伤小、恢复快。在DSA动态监视下,采用覆膜支架型人工血管隔绝瘤腔并原位重建血流通路,可以达到消除动脉瘤承受血流冲击并维持腹主动脉血流通畅的目的,避免了开腹手术引起的创伤及相关并发症,目前正在国际范围内迅速推广。 相关链接 患者及高危人群不可随便做腹部按摩 专家指出,动脉瘤破裂是腹主动脉瘤患者最危险的情况。对于直径较小的无症状腹主动脉瘤患者建议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和定期CTA检查的方法,对于高龄,且有动脉硬化史、高血压、吸烟习惯的高危潜在人群,定期进行CTA检查也非常必要,同时可定期摸摸肚子以早期发现病变肿块。 在日常生活中,轻度腹主动脉瘤患者还要小心防止各种易将腹主动脉瘤“引爆”的因素。最重要的便是防止腹压增大,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排尿和身体大幅度活动等;同时要避免瘤体受到挤压破裂,如摔倒、腹部按摩等,尤其是不要随便做腹部按摩,因为按摩可能会把瘤揉裂,引起生命危险;还要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少生气,尽量保持血压、情绪稳定。一旦出现腹痛、腰背痛症状要及时到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