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藏医院哮喘病专科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普通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民营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北京藏医院哮喘病诊疗中心拥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队伍。采用中藏药物,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过敏性哮喘、阻塞性肺气肿、以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疗效肯定,不易复发,居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本院研制的“太子参止咳平喘散”自广泛用于临床后,多年来治愈了众多患者,曾参加过“92年国际发明博览会”,“全国新技术交易会”分别获得94、95全国专利博览会银奖、金奖,94年元旦在人民大会堂被中国卫生记者协会授予“止咳平喘之宝”称号,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健康报、科技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十几家新闻单位曾多次报道这一成果。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董建华教授,中医泰斗关幼波,吕炳奎等经予了高度评价。

北京藏医院哮喘病诊疗中心荟萃了中国各主要少数民族医药的精华,有来自雪域高原的藏医、内蒙古大草原的蒙医、云南边陲的彝医、湖南湘西的土家医、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医、贵州的布依族医以及中医等民族医特色专科23个,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医药在北京的重要窗口。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来院视察、指导工作,并对医院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哈萨克斯坦总理巴尔金•巴耶夫、加拿大第一民族大党主席菲尔方丹等亲自赴西藏参观了自治区藏药厂或来我院访问就诊,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北京民族医院暨北京藏医院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民族医院建设单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排湿气,吃什么效果好
马晓斌
回答: 排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效果较好的食物有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平胃散、二妙丸、五苓散等药物。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腹泻的人群。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但脾虚无湿者慎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湿热引起的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有效。常与薏米搭配煮水饮用,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 3、山药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兼具祛湿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蒸食或炖汤,湿热实证者需配伍其他祛湿食材。 4、冬瓜 冬瓜皮和籽利尿效果显著,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口渴烦热。建议连皮煮汤,脾胃虚寒者应减少食用量。 5、茯苓 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对痰湿眩晕、心悸失眠有改善作用。多用于药膳配伍,肾虚滑精者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体倦乏力,含有人参、白术等成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2、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针对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3、平胃散 平胃散主治湿阻中焦导致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含苍术、厚朴等成分。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服用。 4、二妙丸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白带黄稠,含黄柏、苍术等成分。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 5、五苓散 五苓散改善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含茯苓、泽泻等成分。肾阳衰微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甜腻食物摄入,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须严格遵循医嘱。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