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口腔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牙体牙髓科、口腔颌面外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创建于1945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医院分为天坛部和王府井部,天坛部位于古老的天坛公园西南侧,王府井部位于北京市王府井中心商业区的锡拉胡同,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医院遵循“严、精、勤、谨”的院训,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精湛的医疗技术,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解除各种口腔疾病的困扰,营造舒适和谐的就医氛围,先后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等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550平方米。现设有牙体牙髓科、牙周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综合治疗科、老年口腔病科、口腔急诊科、特诊特需科、口腔预防科、口腔种植科等20个临床科室及6个医技科室,全院共有产自德国、日本、芬兰等国家先进的牙科综合治疗台298台,病床编制100张,开放63张,可治疗各种口腔颌面疾病,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年出院2100余人次。医院是“微笑列车”项目承办单位。北京市牙病防治所挂靠我院,承担着组织全市为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等项目。

医院现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00余人,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0余人,中级200余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4人。全院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奖励基金1人;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工程14人,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技术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1人、学科骨干11人。

为了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口腔医院,医院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科教兴院”的方针,高度重视科研教学工作,不断拓展科研领域,现已形成口腔医学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互促进,综合性研究与专题研究紧密配合的良性循环,在口腔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医院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获国际牙科领域重要的WilliamJGies奖(年度最佳研究论文奖)及最佳封面论文两项大奖;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编、主译、参编专著40余部;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专业论文近千篇,其中SCI收录百余篇。

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设有基因治疗分子生物学、口腔微生物、口腔生物材料、组织细胞培养等八个实验室,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法国、英国、日本、芬兰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了多项合作课题的研究。2010年,研究所“全牙再生与口腔组织功能重建实验室”成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口腔医学会、北京市牙病防治所、北京口腔工作者协会挂靠在我院,为推动北京市口腔医学和牙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自二〇〇五年成立北京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开始,我院连任主任委员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面向北京乃至全国培养各层次口腔医学专门人才。自2003年口腔科学系成立之后,开始向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目标发展,包括博士后、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口腔医学院现设有牙体牙髓、口腔黏膜、牙周、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儿科预防、口腔基础、德育9个教研室,共20个教学组。教师及教学辅助人员3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4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150余人,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七年制、研究生、博士后以及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

口腔医学院在“厚德博才”院训指导下,不断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口腔临床医学和口腔基础医学均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是口腔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是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学、口腔生物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黏膜病学等国家统编教材编委成员单位;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儿童口腔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获得多项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及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各1项。

2003年成立了以口腔医学院为中心、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口腔科临床教学资源的口腔科学系,以一种全新的资源整合方式,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为将学院建设成科研-教学型教学基地,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而努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尺神经轻度损伤会痛吗 尺神经轻度损伤的几个症状详述
孙为群
回答: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会出现疼痛,常见症状有手指麻木、手部无力、精细动作困难、肌肉萎缩、肘部内侧疼痛等。 1、手指麻木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导致小指和无名指尺侧麻木,这种麻木感可能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出现。尺神经负责支配手部尺侧的感觉,损伤后神经传导受阻,导致感觉异常。患者可能描述为针刺感、蚁走感或手套区域感觉减退。早期麻木可能仅在特定姿势如屈肘时出现,随着损伤加重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症状。 2、手部无力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引起手部握力下降,特别是小指和无名指的屈曲力量减弱。尺神经支配手内在肌群,损伤后影响手指并拢、对掌等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持物不稳、拧瓶盖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见爪形手畸形。这种无力感在重复用手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稍缓解。 3、精细动作困难 尺神经轻度损伤会影响手指的协调性,导致扣纽扣、写字、使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完成困难。尺神经支配的手部小肌肉群负责精细运动控制,损伤后肌肉收缩不协调。患者可能表现为动作笨拙、操作速度减慢,部分人会出现手指不自主颤抖。 4、肌肉萎缩 长期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导致手部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表现为手掌尺侧变薄、指间凹陷。肌肉萎缩通常在损伤后数周至数月逐渐显现,与神经营养作用中断有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肌肉轻度松弛,后期可见明显体积缩小,但轻度损伤时萎缩程度较轻。 5、肘部内侧疼痛 尺神经在肘管处易受卡压,轻度损伤时可出现肘关节内侧钝痛或刺痛,可能向小指放射。疼痛常在夜间或屈肘时加重,伸直手臂可缓解。肘部触诊可能有Tinel征阳性,即叩击肘管处诱发麻痛感。这种疼痛多与局部神经炎症或微循环障碍有关。 尺神经轻度损伤患者应注意避免肘关节长期屈曲、反复受压等诱因,睡眠时可用护肘保持手臂伸直。工作中需减少重复性手部动作,必要时使用 ergonomic 工具。可进行轻柔的神经滑动练习,如缓慢屈伸腕关节配合肩部外展。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肌肉萎缩,建议尽早就诊手外科或神经科,通过肌电图检查明确损伤程度。营养方面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但治疗需以医生指导的物理治疗或药物干预为主。 孙为群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