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妇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年,迄今已有122年历史。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指导基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有中心院区和东院两个院区,年门急诊总量404万人次,年出院患者15.86万人次,手术8.51万台次,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全省第一。2018年,医院在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排行榜位列第46,华东区综合实力位列第14;“中国顶级医院100强”位列第28。百年省医,精诚仁和,医术领先。医院多项技术国内领先,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具备所有种类器官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医院活体肝移植技术国内领先;在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等技术方面居国内领先;磨痂术在烧伤深∥度的应用被国内医院广泛推广;听力重建、耳神经与侧颅底外科手术及耳性眩晕综合治疗国内先进;辅助生殖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百年省医,医脉相传,枝繁叶茂。医院加强专科医院建设,先后成立了山东省儿童医院、山东省骨科医院、山东省立口腔医院。目前,医院拥有临床医技科室139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8个,临床医学研究所14个。耳鼻喉科、重症医学科跻身复旦大学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内分泌科、烧伤科、整形外科获提名;心外科、妇产科跻身北京大学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百年省医,精英辈出,人才济济。目前,医院拥有双聘院士9人,院士工作站4个,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3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7人,泰山学者青年计划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3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3人,省医学领军人才5人。63人在国家级专业委员会任职,中华医学会主委1人、副主委4人,省级医学会主委20人、副主委123人。正高级职称专家353人,副高级职称专家528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16名、硕士生导师280名。百年省医,术业精进,开拓求新。医院1978年在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一等奖。医院曾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7项,荣获两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近五年来,立项科研课题970项,获国自然基金项目172项,SCI(E)收录论文1868篇,专利234项。百年省医,坚守公益,大爱无疆。实施精准健康扶贫,开展先心病患儿救助等十多个惠民医疗救助项目。加大医疗援助力度,派出了援坦、援塞以及援藏、援疆、援青医疗队。注册志愿者7354人,社会公益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成胶济铁路交通事故、非典、汶川地震、青岛输油管道爆炸等重大事件的救助任务以及山东儒商大会、第十一届全运会等重要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彰显了责任担当。百年省医,龙头示范,助力医改。2004年组建医院集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造福基层百姓。医院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分级诊疗,截至2018年6月,已与39家医院签订医疗联合体协议。依托优势学科、特色专科等,组建了12个专科联盟,入盟专业科室达1060多个。远程医学与互联网助力分级诊疗,实现与1000余家基层医疗单位的远程医学帮扶。多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佳文明服务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首批管理创新单位”、“全国改革创新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伴着党的十九大的温暖春风,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号角,山东省立医院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卫计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全面实施省医振兴战略,努力创建“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现代化强院”,续写山东省立医院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低血糖的食疗方法
毕叶
回答: 低血糖可通过适量食用含糖食物、少量多餐、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增加蛋白质摄入、避免空腹饮酒等方式改善。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分泌异常、饮食不规律、过度运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心悸、出汗等症状。 1、含糖食物 低血糖发作时可立即食用15-20克快速吸收的糖类,如葡萄糖片、方糖、蜂蜜或果汁。这类食物能迅速升高血糖,缓解心悸、手抖等急性症状。但需注意避免长期依赖高糖零食,防止血糖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应急糖源,并在症状缓解后检测血糖。 2、少量多餐 每日安排5-6次小餐,每餐间隔2-3小时,可维持血糖稳定。主食选择全麦面包、燕麦等复合碳水化合物,搭配少量坚果或乳制品。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高碳水食物导致餐后高血糖,继而诱发反应性低血糖。胃肠功能较弱者可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泥。 3、低升糖指数食物 优先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杂粮饭、苹果、酸奶等。这类食物消化吸收缓慢,能提供持续能量。烹饪时保留食物纤维,如糙米代替白米,整颗水果代替果汁。合并胃肠疾病患者可将粗粮细作,如用破壁机处理杂粮糊,既保留营养又减轻消化负担。 4、增加蛋白质 每餐搭配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类、豆制品,可延缓胃排空速度。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比例为1:3时控糖效果较好,例如1份蒸鱼配3份杂粮饭。乳清蛋白粉可作为加餐补充,但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蛋白总量。植物蛋白来源可选用豆腐、鹰嘴豆等低脂食材。 5、避免空腹饮酒 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空腹饮酒易诱发夜间低血糖。饮酒前需先进食主食或蛋白质,单次饮酒量不超过15克酒精。慢性酒精中毒导致营养不良者,应补充B族维生素和锌元素。服用降糖药期间禁止饮酒,防止发生严重低血糖昏迷。 长期低血糖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记录,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变化。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病史和应急处理方式。运动前30分钟应补充碳水化合物,避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段进行高强度锻炼。若每周发作超过2次或出现意识障碍,须及时就医排查胰岛素瘤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储备葡萄糖凝胶、压缩饼干等便携食品应对突发状况。 毕叶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