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二级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英文名称China LeprosyAssociation,英文缩写CLA)是在原卫生部顾问马海德博士的倡议下,于1985年3月5日恢复成立的(原名中华麻风救济会,成立于1926年1月),是由全国从事麻风防治、科研、管理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我国麻风防治事业的人士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注册的学术性、公益性、非盈利性法人社团,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发展麻风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本会挂靠卫生部。

本会成立时就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世界同仁的支持,国务院主要领导给马海德理事长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发来贺电,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震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全国政协主席邓颍超通过王震同志向大会表示祝贺。26个国家和地区的94名国外麻风救济会、基金会的负责人与麻风专家出席会议并致贺辞。

本会宗旨团结广大麻风防治、研究、管理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有关人士,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和宣传政府制定的有关卫生、科学技术工作和麻风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发扬学术民主,服务麻风防治,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反映麻防工作者、麻风病人和治愈者的呼声,维护麻防工作者、麻风病人和治愈者的合法权益,为在我国彻底消灭麻风病而奋斗。

本会组织本会有42个团体会员单位,发展会员近万人。成立了麻风社会医学与流行病学、麻风治疗、麻风康复、麻风实验技术和麻风健康教育与科学普及5个专业委员会。

本会刊物本会主办的《中国麻风杂志》于1985年第4季度出版发行。1999年第2季度更名为《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主编肖梓仁教授。

本会业绩本会成立18年来,在历届理事长(卫生部原顾问马海德博士、原部长陈敏章教授、叶干运研究员、肖梓仁教授、王立忠教授、张国成教授)及全体理事、会员和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科协和卫生部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调动广大麻风防治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广阔领域内,积极开展国内国际的麻风学术交流活动,发扬学术民主,促进学科发展与人才成长,服务麻风防治,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大力普及防治麻风的科学知识;团结关心麻风防治事业的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向麻风病作斗争;反映麻风工作者和病人的呼声,维护麻风工作者和麻风病人的合法权益,成为党和政府与麻风防治研究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18年来,我会先后与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意大利、德国、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的麻风基金会和群众团体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联系或合作关系。他们不仅帮助我国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训了一批较高层次的技术人员,还资助了我国所有的麻风联合化疗药物,提供了近200台显微镜、幻灯机、投影仪、复印机、计算机、500多辆摩托车和80多辆越野吉普车或中小型面包车和成套的牙科器材和设备及病理实验室设备,开展了"中国麻风眼疾预防项目",改建了福建福清、陕西商洛、四川西昌等地的麻风院村,为培训、科普与健康教育、治疗麻风反应与合并症、购买防护鞋提供了部分经费,有效地支援和促进了我国的麻风防治事业。

21世纪工作展望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要"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至少还需要近半个世纪的努力,任重而道远!我会要进一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科协和卫生部的领导下,在理事会和全体会员的努力下,遵循我会宗旨和任务,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我会的性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促进人才成长;要重视和加强将学术交流与决策咨询紧密结合,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充分发挥协会科普主力军的作用;要继续强化我会与国际麻防团体和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主要代表作用,并积极争取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援助,以推进我国麻风防治的进程;要更好地反映麻防科技工作者的愿望和意见,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真正把我会办成"麻防科技工作者之家"。我们要继续发扬麻风防治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为消灭麻风病、造福全人类的宏伟大业作出我们更大的应有的贡献。热切期望世界爱心人士及友好团体的资助与加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外伤的后遗症有哪些 了解脑外伤的4大后遗症
孙为群
回答: 脑外伤后遗症主要有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等。脑外伤可能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击打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后遗症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认知功能障碍 脑外伤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这些症状与大脑皮层或海马体损伤有关,可能伴随语言理解困难、定向力障碍。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奥拉西坦胶囊、吡拉西坦片改善脑代谢,配合认知康复治疗。严重者需进行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 2、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偏瘫、平衡失调或精细动作障碍,常见于基底节区或运动皮层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异常、步态不稳等症状。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药物可选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巴氯芬片缓解肌痉挛。部分患者需长期使用助行器具。 3、精神行为异常 额叶损伤易引发情绪失控、人格改变或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可能伴有攻击行为或情感淡漠。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药物可选择舍曲林片抗抑郁,奥氮平片控制精神症状。家属应保持耐心沟通,避免刺激患者情绪。 4、癫痫发作 脑皮质损伤后可能形成异常放电灶,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癫痫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需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等抗癫痫药物,定期监测脑电图。发作时应保护患者防止二次伤害,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脑外伤后需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监测恢复情况,康复期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作业,睡眠充足有助于神经修复。家属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异常及时就诊神经外科或康复科。 孙为群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