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原地区医院)神经外科创建于1998年,是永州市创建最早、开展神经显微外科手术最早、配备最全的神经外科。其前身为零陵地区人民医院外二科,1970年以前医院没有神经外科医生,仅能做一些简单的头皮清创缝合手术,1970年6月医院选派了第一批两名医生到湘雅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外科,回院后逐渐开展了开颅手术,1980年7月医院再次选派一组由外科医师、放射科医师、麻醉科医师、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组成的神经外科团队参加卫生部在湘雅医院举办的全国神经外科进修班学习,1981年回院后正式将神经外科,骨科,心胸外科合并为外二科,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雏形正式形成,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专科病源日益增多,1998年6月将外二科神经外科专业与内三科神经内科专业合并成立永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结束了永州没有神经专科病房的历史。从此,我市神经内、外科病人能够接受正规的专科诊断与治疗 ,随着专科建设的不断完善,病房设计远远不能满足专科病人的需求,2008年1月神经外科自神经内、外科分出成立永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我院由永州市人民医院更名为永州市中心医院,永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更名为永州市中心医院南神经外科发展至今。

目前科室位于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原地区医院)外科大楼五楼,科室环境优美、安静、舒适,现开放普通病床40张,配备NICU监护病房,共有医护人员26人(医生10人,护士16人)。科内拥有德国进口蔡司(zeiss)手术显微镜、多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床及头架、进口开颅动力系统、颅内压监测仪、多功能心电监护系统、人工呼吸机、智能亚低温治疗仪及全套进口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器械。

科室业务人员技术精湛、协作能力强。每年收治来自全市各地的病人2000例,每年开展各项高、精、尖手术 600 余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比例达70%以上,主要包括脑、脊髓肿瘤,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及微创血肿钻孔外引流术,脑血管造影(DSA),动脉瘤开颅夹闭及血管内栓塞介入术,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开颅切除术,神经系统先天畸形,癫痫及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患者,为大量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挽救和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筛查高危人群,发现早期癌症,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是国家卫计委、财政部支持的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是建立全国性的癌症防控体系的基石。 自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提出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策略以来,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基于不同癌症的流行病学现状和自身的经济状况,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癌症防控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建立适合各国国情的、高效经济的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体系。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发病位居我国2011年城市居民高发的前五位。青岛市作为首批省会以外的推广城市参加该项目 集团依托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技术和肿瘤诊治的特色优势,成为青岛市唯一专业医院协调卫生医疗机构实施“癌症早诊早治”的筛查工作。自2013年11月以来,在卫生局组织指导下,集团进一步明确职能分工,细化工作流程,与市、区疾病控制中心实现技术对接,成立“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整项活动实施,由肿瘤防治中心、查体中心和门诊各部门组成项目办公室协调各项事务,并按照专业划分为:群体临床筛查组、内镜筛查组、低剂量CT筛查组、乳腺辅助筛查组、腹部超声筛查组、病理学筛查组、血液学筛查组、项目评估与随访组等专业组,对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等癌症五大高发病种进行筛查,并为筛查过程中发现的高危群体建立档案。 青岛市2013-2014年度“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选定在市北区,以社区为单位筛查,筛查对象:年龄在40-69岁之间,户籍在试点社区的常住、非单一职业人群。兴隆路、水清沟和洛阳路三个街道的13个社区将作为首批社区,目前筛查工作已经在以上三个街道全面开展,辖区的居民将有机会成为青岛市第一批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受益对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八岁女孩内裤发黄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八岁女孩内裤发黄可能与尿液残留、外阴清洁不足、外阴炎、尿路感染、阴道异物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加强清洁、局部用药、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原因。 1、尿液残留 儿童排尿后未及时擦拭或内裤更换不及时,可能导致内裤发黄。尿液中的尿胆原接触空气氧化会形成黄色痕迹。家长需指导孩子排尿后用柔软纸巾从前向后擦拭会阴,每日更换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剂洗涤内衣。 2、外阴清洁不足 日常清洁不彻底可能导致外阴分泌物积聚,混合皮脂氧化后形成黄色污渍。建议家长帮助孩子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动作轻柔避免摩擦,清洗后保持局部干燥。避免穿紧身裤或化纤材质内裤,减少局部闷热刺激。 3、外阴炎 细菌感染可能引起外阴红肿伴黄色分泌物,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患儿可能伴有瘙痒或排尿不适。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期间需暂停使用沐浴露刺激患处。 4、尿路感染 膀胱或尿道感染可能导致尿液浑浊发黄,伴有尿频、尿急症状。需通过尿常规检查确诊,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治疗期间应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憋尿,睡前排空膀胱。 5、阴道异物 儿童好奇可能将细小物件塞入阴道,导致继发感染产生黄色脓性分泌物。需通过妇科检查或影像学确认,由专业医生使用器械取出异物,后续配合生理盐水冲洗。家长需妥善收纳家中小物件,并教育孩子认识身体隐私部位的保护。 日常应注意选择浅色纯棉内裤便于观察分泌物变化,培养孩子每日清洗外阴的习惯,避免使用公共浴盆或与他人共用毛巾。如发现分泌物伴有异味、血丝或持续超过3天未改善,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妇科。饮食上适当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减少高糖零食摄入以防菌群失衡。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