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中西医医院

针灸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已有60余年历史,是中医、针灸、推拿三宝合璧的特色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一五"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全市重点学科,为我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过硬的针灸专科。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研成果5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专科论文20余篇,引进并应用新技术、新成果3项,成功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2009年我科代表天水市参加全省针灸推拿大赛荣获集体二等奖以及个人一等奖的好成绩。前卫生部部长高强同志视察后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现有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医师10余名,学科带头人田小刚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为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甘肃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天水市名中医。科室承担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中医学校等临床实习带教任务。

自2006年我科被天水市卫生局确定为市级重点学科以来,狠抓专科内部建设,在人才培养和学术水平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专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专科不断完善本中医针灸、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及中医护理规范,制定了《项痹》、《腰痛》、《面瘫》、《肩痹》、《中风》等疾病的诊疗常规,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定期对主要病种和重点病种的诊疗常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先后6次修订诊疗常规,优化诊疗方案,中医药辨证论治准确率达到97%以上。

科室中医特色浓郁,注重学科的特色发展,在针灸、推拿、牵引、理疗等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开展了“牵扳手法及侧屈顶推法”,它是一种治疗颈腰椎病的独特手法。我们对传统医疗手法作了23年的深入研究和比较,博取各家手法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特色,即:稳、准、巧、快,尤其是在“快”字上堪称一绝。“牵扳手法及侧屈顶推法”治疗一个病人费时不到1分钟,病情轻的只需半分钟,个别病情复杂者也不超过2分钟。我科应用此手法以来治疗178例环枢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患者,治愈率达83%以上,经观察24例患者X线片治疗前后对照,有7例患者恢复正常。另外还开展了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经络导平治疗、中药熏蒸疗法、针刀疗法等特色疗法。在重点专科建设期间先后引进了浮针疗法、火针疗法、银质针疗法、靳三针疗法、带刃针疗法、耳穴压丸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等疗法,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为理想临床疗效。其中,带刃针一次性治疗弹响指取得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耳穴压丸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也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治愈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保障

我院康复科是国家“十二·五”在建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以现代康复医学、传统中医特色治疗、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集门诊、病房、医、教、研为一体,把各种疾病的现代康复技术和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在陇东南地区颇具影响力,并多次受到国家中管局、省、市专家的检查指导肯定,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该科布局结构科学合理,设施设备齐全。科室设有门诊治疗区、住院病区,开放床位50张,配有专业的运动治疗(PT)室、作业治疗室(OT)、推拿***室、物理治疗工作站等,拥有电脑中频治疗仪、神经损伤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设有多个专业学科分组,开展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科疾病的康复治疗。目前开展的中医传统康复治疗项目有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功能训练、言语治疗、吞咽障碍治疗、针灸及其它物理治疗等多种特色治疗项目。主要收治中风偏瘫、小儿脑瘫、脑炎后遗症、面瘫、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腰腿痛、全身各部位骨质增生症、创伤性关节炎;脑卒中、脑外伤患者所致偏瘫、语言障碍、吞咽障碍;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针对颈、腰椎疾病的康复及关节置换术后、骨折后的康复等。 近年该科采用传统中医康复、特色治疗方法,内外兼治,将药、针、手法结合,开展了“中药敷灸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及风湿痹”、“药线火灼疗法治疗痛证”、“水针刀疗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巨针刺治疗偏瘫”、“定点短距离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一系列特色治疗项目。同时,还承担着甘肃中医学院、张掖医专、平凉医专、甘肃省中医学校、天水市卫校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实习及部分兄弟医院医生的进修带教任务,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