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中西医医院

放射科 (共19位医生)

科室简介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开展应用,市二院放射科已由以往单纯的影像诊断科室成为"诊治兼备"的临床医学重点科室。

市二院放射科目前分为介入组、影像诊断组、技术组、护理组四个专业组,包含介入中心、放射科住院部、放射科门诊部、磁共振室四个部门。现有工作人员21名,其中主治医师5名,医师7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2名,技师(士)6名。科室多名工作人员研修、学习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兰大一院、二院等。

科室拥有东软-菲利浦创影Superstar 0.35T永磁核磁共振(MRI),美国GE-9800型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及其配套的OEC工作站、导管床、移动式高压注射器等先进的介入诊疗设备,还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德国西门子R200数字胃肠机(采用直接数字X线摄影技术、DR),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保障

我院康复科是国家“十二·五”在建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以现代康复医学、传统中医特色治疗、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集门诊、病房、医、教、研为一体,把各种疾病的现代康复技术和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在陇东南地区颇具影响力,并多次受到国家中管局、省、市专家的检查指导肯定,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该科布局结构科学合理,设施设备齐全。科室设有门诊治疗区、住院病区,开放床位50张,配有专业的运动治疗(PT)室、作业治疗室(OT)、推拿***室、物理治疗工作站等,拥有电脑中频治疗仪、神经损伤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设有多个专业学科分组,开展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科疾病的康复治疗。目前开展的中医传统康复治疗项目有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功能训练、言语治疗、吞咽障碍治疗、针灸及其它物理治疗等多种特色治疗项目。主要收治中风偏瘫、小儿脑瘫、脑炎后遗症、面瘫、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腰腿痛、全身各部位骨质增生症、创伤性关节炎;脑卒中、脑外伤患者所致偏瘫、语言障碍、吞咽障碍;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针对颈、腰椎疾病的康复及关节置换术后、骨折后的康复等。 近年该科采用传统中医康复、特色治疗方法,内外兼治,将药、针、手法结合,开展了“中药敷灸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及风湿痹”、“药线火灼疗法治疗痛证”、“水针刀疗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巨针刺治疗偏瘫”、“定点短距离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一系列特色治疗项目。同时,还承担着甘肃中医学院、张掖医专、平凉医专、甘肃省中医学校、天水市卫校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实习及部分兄弟医院医生的进修带教任务,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血压高脑出血怎么办
邵自强
回答: 血压高脑出血可通过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血压高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外伤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 血压高脑出血患者需要立即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持续升高导致出血加重。可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血压波动过大。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2、降低颅内压 脑出血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可能引发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颅内压。这些药物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少脑组织水分,缓解颅内高压症状。使用过程中需要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过度。 3、止血治疗 对于持续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止血治疗。可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止血药物。这些药物能够促进凝血过程,减少出血量。用药期间需要监测凝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4、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量大或病情危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引流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术可以迅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受压情况。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5、康复训练 脑出血急性期过后,患者需要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训练应循序渐进,由专业康复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家属应积极配合,帮助患者坚持训练。 血压高脑出血患者出院后需要长期控制血压,定期复查头部CT或MRI。饮食应低盐低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吸烟饮酒,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