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中西医医院

CT室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CT室自1996年成立以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个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重点影像诊断与治疗学科,CT室现有各级优秀专业医技人员1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3人,主管护师1人,平均每天接诊病人60人次。本科学术科研气氛浓厚,近年来在国内及省市各级杂志、专刊发表论文20多篇,定期选派人员出外进修学习及交流,每年接收省内外医学院校实习生及各区镇医院进修生多人,是一个集临床、科研及教学于一体的科室。

CT室目前拥有一台西门子双排螺旋CT,而即将投入使用的128层螺旋CT机,是陇东南地区唯一的一台高端CT机,它具有扫描速度快(全胸扫描仅需0.6秒)、辐射剂量小、功能齐全等特点,在省内也是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完成心脑血管CTA成像等特殊检查的医院之一。128层螺旋CT机凭其卓越的技术和强大的功能软件,使得CT机的应用从传统的影像学向影像功能学迈进。 128层螺旋CT高分辩纵向成像的功能,通过对肿瘤部位的薄层扫描一次即可获得高质量的容积资料,通过这些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可很好的显示肿瘤的轮廓,与周围脏器相互之间的解剖关系,与血管的关系,为临床医生特别是外科医生提供真实、立体的病体解剖,有利于对病人的治疗。而对于鼻腔、气管、支气管、胆道、输尿管、膀胱等中空器官的病变,通过CT仿真内窥镜成像,就可获得类似支气管内窥镜、副鼻窦内窥镜、胃肠道内窥镜、腹腔内窥镜等的检查结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普通CT一般要在缺血24小时后才能显示病灶,常规MRI FSE T2WI要在出现症状8小时以后才能显示高信号,即使是MR灌注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最早也要到缺血后105分钟才能显示病灶,而128层螺旋CT机可通过CT血管成像技术和脑灌注成像功能在发病后即可确定脑梗塞的部位、范围以及血管的栓塞部位、程度,因此脑CT灌注成像在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卓越的心脏成像技术,可以全方位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可以确定血管有无狭窄,以及对血管狭窄部位和心功能可以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对支架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详实的支持保证。 高端的设备、强大的技术保证、专业的人才队伍、优质的服务,必将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保障

我院康复科是国家“十二·五”在建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以现代康复医学、传统中医特色治疗、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集门诊、病房、医、教、研为一体,把各种疾病的现代康复技术和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在陇东南地区颇具影响力,并多次受到国家中管局、省、市专家的检查指导肯定,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该科布局结构科学合理,设施设备齐全。科室设有门诊治疗区、住院病区,开放床位50张,配有专业的运动治疗(PT)室、作业治疗室(OT)、推拿***室、物理治疗工作站等,拥有电脑中频治疗仪、神经损伤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设有多个专业学科分组,开展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科疾病的康复治疗。目前开展的中医传统康复治疗项目有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功能训练、言语治疗、吞咽障碍治疗、针灸及其它物理治疗等多种特色治疗项目。主要收治中风偏瘫、小儿脑瘫、脑炎后遗症、面瘫、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腰腿痛、全身各部位骨质增生症、创伤性关节炎;脑卒中、脑外伤患者所致偏瘫、语言障碍、吞咽障碍;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针对颈、腰椎疾病的康复及关节置换术后、骨折后的康复等。 近年该科采用传统中医康复、特色治疗方法,内外兼治,将药、针、手法结合,开展了“中药敷灸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及风湿痹”、“药线火灼疗法治疗痛证”、“水针刀疗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巨针刺治疗偏瘫”、“定点短距离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一系列特色治疗项目。同时,还承担着甘肃中医学院、张掖医专、平凉医专、甘肃省中医学校、天水市卫校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实习及部分兄弟医院医生的进修带教任务,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