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中西医医院

发挥中医药特色 创建品牌专科

时间:2014-08-2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记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脑病科

  我院脑病科(原神经内科)始建于1998年,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临床重点科室,2010年被评定为省级重点专科,在我市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我院脑病科设有三个病区,共开放床位98张,设有多间家庭式病房,全部安装有空调、有线电视、独立卫生间,环境舒适优雅。科室拥有紫外线照射光量子血疗仪、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多导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呼吸机等先进设备,并能充分利用医院购置的西门子双排螺旋CT、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DSA)、DR、大型C臂、全自动血液生化仪、多维彩超、直线加速器等大型设备,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明确定位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拥有全市最大的可同时容纳12人进行治疗的高压氧舱,对头痛、头晕、肢体无力、手术后康复及多种原因造成的瘫痪有着良好的疗效。

  该科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优势和业务特长,树立“市级医院,省级水平”的科室形象。现有主任医师2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4人,均曾先后在北京、西安、兰州、南京等地大医院进修学习引进先进的治疗技术,同时与北京人民医院、兰州大学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及甘肃省肿瘤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本地区中西医结合脑病学科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努力,并总结出了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经验。如脑血管疾病、脑炎、脑寄生虫病、面肌痉挛、多发性硬化、震颤麻痹、蛛网膜下腔出血、帕金森综合征、痴呆、癫痫、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坐骨神经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脑性瘫痪、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运动神经元病、共济失调、性肌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状态等。特别是对脑中风的防治,采取“四结合”疗法(中西结合、针药结合、内外结合、防治结合)分期论治,不同阶段不同治疗方法,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尽最大程度降低了病人致残率,倍受中西医临床医学专家的推崇。

  该科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率先在本地区开展了“用控制性可脱性微弹簧圈对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结核性脑膜炎”及应用“以5%甘露醇为溶液静脉补钾救治顽固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等高精尖技术,同时,还引进了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及急性脑梗塞中西医结合介入、溶栓治疗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诊疗水平。此外,还开展了多系列的中医外治方法与中医特色护理,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动态

更多 >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保障

我院康复科是国家“十二·五”在建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以现代康复医学、传统中医特色治疗、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集门诊、病房、医、教、研为一体,把各种疾病的现代康复技术和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在陇东南地区颇具影响力,并多次受到国家中管局、省、市专家的检查指导肯定,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该科布局结构科学合理,设施设备齐全。科室设有门诊治疗区、住院病区,开放床位50张,配有专业的运动治疗(PT)室、作业治疗室(OT)、推拿***室、物理治疗工作站等,拥有电脑中频治疗仪、神经损伤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设有多个专业学科分组,开展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科疾病的康复治疗。目前开展的中医传统康复治疗项目有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功能训练、言语治疗、吞咽障碍治疗、针灸及其它物理治疗等多种特色治疗项目。主要收治中风偏瘫、小儿脑瘫、脑炎后遗症、面瘫、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腰腿痛、全身各部位骨质增生症、创伤性关节炎;脑卒中、脑外伤患者所致偏瘫、语言障碍、吞咽障碍;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针对颈、腰椎疾病的康复及关节置换术后、骨折后的康复等。 近年该科采用传统中医康复、特色治疗方法,内外兼治,将药、针、手法结合,开展了“中药敷灸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及风湿痹”、“药线火灼疗法治疗痛证”、“水针刀疗法”、“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巨针刺治疗偏瘫”、“定点短距离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一系列特色治疗项目。同时,还承担着甘肃中医学院、张掖医专、平凉医专、甘肃省中医学校、天水市卫校等医学院校学生的实习及部分兄弟医院医生的进修带教任务,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吃苯磺酸氨氯地平头晕
邵自强
回答: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后出现头晕可能是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通常与血压下降过快或个体敏感性有关。头晕可能与血容量不足、剂量调整期、体位性低血压、药物相互作用或基础疾病加重等因素相关,多数可逐渐耐受,若持续不缓解需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部分患者用药初期因血管快速扩张导致脑部供血暂时性不足,出现轻微头昏或眩晕感。这种现象常见于清晨服药后1-2小时或突然改变体位时,伴随面色潮红、心悸等血管扩张表现,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可自行缓解。建议服药期间保持缓慢起身动作,避免空腹用药,同时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波动情况。 少数患者对药物成分敏感或存在代谢异常时,可能引发持续性头晕伴头痛、恶心等不适。这种情况多见于合并肝肾功能不全、高龄或同时服用CYP3A4抑制剂如红霉素的患者,因药物代谢减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若头晕伴随视物模糊、意识障碍或血压低于90/60mmHg,需警惕严重低血压风险,应立即停药并急诊处理。合并颈动脉狭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出现中枢性眩晕,需联合神经科评估。 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期间应避免突然站立、高温环境及剧烈运动,每日保持充足水分摄入。记录头晕发作时间与血压数值,复诊时向医生反馈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降压方案。避免自行合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监测血糖以防掩盖低血糖症状。若头晕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日常生活,需考虑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与药物基因检测。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