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人民医院

职业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潍坊市人民医院是山东省卫生厅和潍坊市卫生局批准的潍坊市唯一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科负责日常工作,承担着潍坊市辖区内的职业病诊断、治疗和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并面向社会开展了职业与健康咨询服务。

该科始建于1979年。拥有独立的毒理实验室和特检室,以满足日常工作及科研的需求。我院职业病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潍坊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作出了不懈努力;专业人员熟悉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工作认真,责任心强。该科在尘肺病、各种职业性中毒(重金属中毒、有害气体中毒、物理因素疾病等)、生活性及药源性中毒和一些突发集体中毒事件的救治及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有害气体中毒、重金属中毒、中毒性脑病、有机磷中毒迟发性神经病、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等的诊断治疗更独具特色。科室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检验人员1名,医护人员共12名。职业病科年门诊量1300人次,每年完成职业性健康查体4000~5000人次,新诊断职业病患者60~100例/年;目前开放病床30张,每年收治各类职业病及其它中毒患者300余例次。自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至2009年底共诊断、建档职业病患者530余例。

历年来,该科有3项科研课题获省卫生厅一、二等奖、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先后在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中国职业医学杂志等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专业书刊4部。

全科同志愿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启动“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

根据省卫计委、市卫生局部署要求,我院近日启动“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本行动主要是缓解日间门诊群众看病拥挤和高峰期排队问题,方便群众就医。我院在已经开设无节假日、无双休日门诊的基础上,自2014年6月1日起增设夏季夜间门诊和错时门诊。严禁医院工作人员带熟人插队加塞、挂人情号。 夏季夜间门诊开诊时间为6月1日~8月31日,周一至周日18:00~20:00,开诊专业同日间门诊。为了方便病人就医,门诊楼以外的牙科、小儿内科,以及原来在急诊部值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皮肤性病科、耳鼻喉科夜间门诊在急诊部值班。其它专业的分布图及就诊流程同日间门诊。 开诊期间,医院分诊、助诊、收款挂号,放射、检验、超声等检查夜间正常上班。夜间门诊在方便病人的同时不增加额外费用。 我院错时门诊7:30准时开诊,全年开放。开设错时门诊的专业有: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小儿内科、妇科、产科、生殖医学科、泌尿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乳腺外科、皮肤性病科、慢性病医保门诊、开药盖章处以及检验、放射、超声等窗口。门诊收款挂号、分诊、门诊病案室等窗口7:20开放。 为不折不扣地做好此项工作,我院调集资源,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加强执行监督和信息化管理,做到患者就诊、化验、检查及取药排号信息公开。全院医务人员承诺:不带熟人插队加塞、不挂人情号,以保证良好就诊秩序,全院“三增一禁”工作接受社会群众监督,监督电话:0536-8192599。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死的常见原因你知道几点
邵自强
回答: 脑梗死常见原因主要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吸烟等。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引发偏瘫、言语障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增加血栓形成概率。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血压。 2、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或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引发血栓栓塞,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伴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必要时需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3、心脏病 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严重者需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4、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硬化发展。糖尿病患者可能有多饮、多尿等症状。治疗需规范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配合饮食管理和运动干预。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吸烟者可能伴有咳嗽、气促等症状。干预措施包括戒烟行为治疗、尼古丁贴片替代疗法,必要时可配合安非他酮缓释片辅助戒烟。 预防脑梗死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饮食上推荐低盐低脂膳食,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若出现突发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