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中心医院

骨外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外科分为骨外一科和骨外二科。骨外一科为潍坊市重点学科,是潍坊市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拥有开放床位38张,现有医护人员26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主管护师1名,博士1名,硕士3名。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优秀带教科室,荣获过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潍坊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潍坊市“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技术力量雄厚,主要收治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显微和手外科及修复重建等专业病人,并配备有国内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手术器械,拥有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关节镜、椎间盘镜、显微镜、“C”形臂X光机等骨科专用设备。
  骨外一科在临床上,能处理各种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除了完成各种创伤疾病的治疗外,先后开展了拇指再造术,各种皮瓣移植术,断肢(指)再植术,脊柱侧弯矫形术,椎体肿瘤切除人工椎体置换术,髋、膝、肩、肘人工关节置换术,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哈罗氏架外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脊柱骨折脱位的各种内固定术等高难度手术,近年来又开展了椎间盘镜下颈腰椎间盘摘除术,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半月板切除术,前后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术等微创手术;在教学上,承担着潍坊医学院大四授课及见习带教和大五实习带教任务;科研上,积极开展新项目,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参编专著3部,完成科研项目12项,其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12项科研获潍坊市、青州市科技进步奖。并与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合作,成立了“骨关节病诊疗中心”,国际著名的关节病专家定期来医院坐诊并进行手术指导,极大地提高了骨科的技术水平。最近,益都中心医院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腰椎退变性疾病微创治疗中心协作医院,借助第三军医大学的技术和品牌优势,骨外一科的专业技术水平将会再上新台阶,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卫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骨外二科是潍坊市骨科专业医学重点学科。技术力量雄厚,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外科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省内外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近年来关节外科专业发展迅速,形成全国知名、省内闻名的特色专科。通过与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合作,先后开展了膝、髋、肩、踝等各种关节镜下手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关节镜下自体骨-半腱肌股薄肌腱双束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作为一种新技术应邀在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上介绍,“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同种异体移植术”和“关节镜下双束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居省内领先水平。法国著名人工关节专家阿诺德教授、德国著名关节外科专家施泰纳教授等先后来骨外二科学术交流,焦兆德主任去世界著名的德国ATOS医院参观访问。脊柱外科专业在保持原有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向“高、精、尖”迈进,其中,“齿状突发育畸形手术松解复位固定术”等居省内先进水平。在创伤外科专业方面,骨外二科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在复杂多发骨折、疑难陈旧骨折矫治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另外,在骨与关节组织移植方面作了较多开创性工作,2007年成立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骨关节组织移植山东协作中心,成功举办山东省首届骨与关节组织移植研讨会。
  骨外二科目前拥有医护人员共23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医生中5人获硕士学位,1人获博士学位。编制床位38张,床位使用率达100%以上。年门诊诊疗病例数9,000余人次,年住院诊疗病例数1,500余人次,年完成手术病例数1,300余人次。诊断正确率99%,治愈率98%,患者满意率100%。该科在搞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开展科研活动,先后共有40余篇论文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核心刊物上发表,参编专著4部,获国家专利8项,获山东省、潍坊市科技进步奖的科研8项。近几年科室蓬勃发展,连续多年获得“潍坊市青年文明号”、“先进科室”、“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获院长基金奖励。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患者提供温馨、便利、快捷的服务。坚持做到“看病有人引、检查有人陪、住院有人接、出院有人送”,一张爱心联系卡沟通了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缩短了与病人交往的距离。通过一系列举措,真正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实处。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