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外三科成立于1995年,那时起正式建立我县首个神经外科专业,承担我县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等的救治工作,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神经外科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救治成功率高的重点科室,2009年神经外科拥有正式开放床位73张,其中普通床位65张,重症监护病房床位8张,每年收治住院病人2000人以上,在本地区规模领先,2009年成功举办临沂市神经外科年会,2012年外三科在分出监护室并与外四科重新调整后床位调整为52张,专业向更细的亚专业发展,重点治疗脑血管病、脑出血、脑瘤、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脊髓疾病等神经外科疾病以及部分脑外伤。主要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微创手术、神经介入手术等先进手术方式。我科现拥有医生8人,护士13人,3人先后在北京、上海等著名医院进修学习。科室拥有进口高档手术显微镜、自体血液回收机以及一些先进的手术器械,手术条件优良。病房拥有监护仪、输液泵、床单元消毒机、动态消毒机、多功能气垫床、体外排痰机等先进救护设备,保证了抢救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依靠我院先进的CT、MR、DSA设备,我科在脑血管病、脑瘤等方面的救治工作不断发展,显微手术、微创手术保证了病人治疗的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病死率及致残率。2012年开展的脑血管造影术使脑出血病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病因,根除后患,同时开展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使病人不开刀就能治愈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内血管狭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疾病。我科在科研教学方面成绩突出,先后承担滨州医学院、万杰医学院本科带教工作,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取得市县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重点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取得多项发明专利。

医疗特色:1、神经系统肿瘤治疗:运用显微和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切除颅内肿瘤,率先开展了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的切除术,达到先进水平。2、脑血管疾病诊治:对高危人群开展脑卒中的筛查,早发现脑卒中前兆,以介入支架、颈动脉内膜切除等微创显微手术来治疗各种脑缺血性疾病;以显微手术、微创手术及神经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出血性疾病;针对偏瘫病人进行合理康复期治疗,使大部分病人恢复生活自理。3、颅颈交界区畸形及其它先天性疾病: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后颅窝减压硬脑膜修补术、颈胸段脊髓空洞症的胸腔分流术、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4、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救治成功率高。5、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微创治疗脑脓肿等。护理特色: 我科护理单元是由13名护士组成,在全科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护理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在我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有效提高了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近年在全院全年护理质量评比中,连续获得全院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在医院举行的护理项目比赛中,成绩优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九月六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姜除寒教授将来我院义诊

九月六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姜除寒教授将来我院义诊。姜除寒,医学博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攻方向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植入等。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介入学科创始人之一的吴中学教授,开始从事神经介入专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参与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介入治疗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介入治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等两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在国内,首先应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首先应用闭塞相关引流静脉治疗前颅窝底和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际上,首先采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内首先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首先应用静脉入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为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审稿专家。 主要学术贡献 1.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静脉入路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硬脑动静脉瘘,提高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目前,该治疗方法已成为该病的治疗常规。( Neuroradiology. 2009; 51(2): 103-111)。 2.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动脉途径用ONYX闭外侧窦治疗外侧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减少了出血并发症,使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得以根治,并使该病的治疗上升到新的高度。(World Neurosurgery. 2011; 75: 90-93; Eur J Radiol. 2010 75: e129-134) 3. 在国内首先暴露眼上静脉直视下穿刺方法和经股静脉-颞浅静脉到达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扩大了治疗范围。 4.在国内首先采用带膜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 5.对颅内动脉瘤的单纯栓塞和复杂技术的联合栓塞熟练掌握并有独到见解,帮助全国多家兄弟医院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介入治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等两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在国内,首先应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首先应用闭塞相关引流静脉治疗前颅窝底和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际上,首先采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内首先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首先应用静脉入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为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审稿专家。 荣誉成就 :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 2.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论著3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发表多篇SCI和国内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累及影响因子达22.3分。 3.受邀于国内神经外科最权威核的核心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作为编委,多次受邀于国内和国际会议进行讲座同业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在国际和国内脑血管病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主要学术贡献 1.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静脉入路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硬脑动静脉瘘,提高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目前,该治疗方法已成为该病的治疗常规。( Neuroradiology. 2009; 51(2): 103-111)。 2.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动脉途径用ONYX闭外侧窦治疗外侧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减少了出血并发症,使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得以根治,并使该病的治疗上升到新的高度。(World Neurosurgery. 2011; 75: 90-93; Eur J Radiol. 2010 75: e129-134) 3. 在国内首先暴露眼上静脉直视下穿刺方法和经股静脉-颞浅静脉到达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扩大了治疗范围。 4.在国内首先采用带膜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 5.对颅内动脉瘤的单纯栓塞和复杂技术的联合栓塞熟练掌握并有独到见解,帮助全国多家兄弟医院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