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人民医院

骨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苍山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始建于1988年创伤外科,后独立为骨一科并发展壮大。目前骨一科主要以四肢创伤、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肿瘤、先天性疾病矫形为主要专业,开放床位47张,重症监护抢救病室1个,拥有关节镜、微波治疗仪、骨伤治疗仪、C型臂、床边X光机、关节功能锻炼活动器、关节灌洗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年均住院病人1500多人次,年均手术量800余台次。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2人,护士6人。科室骨干成员分别到西京第四军医大学、天津骨科医院、中山医科大学、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知名医院,从事骨科进修学习,涵盖创伤外科,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脊柱外科及先天性畸形矫形等各个专业。

一、临床工作

目前科室能够独立开展卫生部重点专科规定的四肢及脊柱内固定、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翻修术、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减压骨瓣移植术,颈椎后路扩大成形术,颈前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胸椎管狭窄症减压术,腰椎开窗髓核摘除术,腰椎滑脱复位融合固定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肿瘤人工关节置换术,腓肠肌肌瓣转移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及各类先天性畸形的矫形术,骨延长术,股骨头无菌坏死病灶刮除植骨股方肌肌骨瓣移植术,骨髓炎病灶清除持续灌洗引流术,椎板截骨再植术,腹主动脉阻断控制严重骨盆骨折大出血,套接式翻修假体,高龄老人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介入治疗等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在鲁南、苏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二、教学工作

骨一科在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一直担任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万杰医学院、山东医高专等多家医学院校实习带教工作,担任万杰医学院本科生的临床课教学工作,为全县乡镇医院培养骨科医生10余名,他们在各自医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各自医院的学科带头人。

三、科研工作及学术交流

苍山县人民医院骨一科在学科带头人赵明祥主任的带领下,学术活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室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科室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30多次,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山东省卫生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县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性专利8项,目前有多人担任市级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骨科各专业委员会委员,多人多次参加全国骨科医师培训班,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置换与翻修高级研修班,四肢创伤、脊柱外科高级研修班,为开展各类先进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骨一科全体医务人员秉承“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质量为核心,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九月六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姜除寒教授将来我院义诊

九月六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姜除寒教授将来我院义诊。姜除寒,医学博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攻方向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植入等。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介入学科创始人之一的吴中学教授,开始从事神经介入专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参与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介入治疗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介入治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等两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在国内,首先应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首先应用闭塞相关引流静脉治疗前颅窝底和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际上,首先采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内首先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首先应用静脉入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为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审稿专家。 主要学术贡献 1.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静脉入路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硬脑动静脉瘘,提高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目前,该治疗方法已成为该病的治疗常规。( Neuroradiology. 2009; 51(2): 103-111)。 2.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动脉途径用ONYX闭外侧窦治疗外侧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减少了出血并发症,使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得以根治,并使该病的治疗上升到新的高度。(World Neurosurgery. 2011; 75: 90-93; Eur J Radiol. 2010 75: e129-134) 3. 在国内首先暴露眼上静脉直视下穿刺方法和经股静脉-颞浅静脉到达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扩大了治疗范围。 4.在国内首先采用带膜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 5.对颅内动脉瘤的单纯栓塞和复杂技术的联合栓塞熟练掌握并有独到见解,帮助全国多家兄弟医院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介入治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等两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在国内,首先应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首先应用闭塞相关引流静脉治疗前颅窝底和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际上,首先采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内首先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首先应用静脉入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为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审稿专家。 荣誉成就 :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 2.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论著3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发表多篇SCI和国内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累及影响因子达22.3分。 3.受邀于国内神经外科最权威核的核心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作为编委,多次受邀于国内和国际会议进行讲座同业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在国际和国内脑血管病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主要学术贡献 1.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静脉入路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硬脑动静脉瘘,提高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目前,该治疗方法已成为该病的治疗常规。( Neuroradiology. 2009; 51(2): 103-111)。 2.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动脉途径用ONYX闭外侧窦治疗外侧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减少了出血并发症,使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得以根治,并使该病的治疗上升到新的高度。(World Neurosurgery. 2011; 75: 90-93; Eur J Radiol. 2010 75: e129-134) 3. 在国内首先暴露眼上静脉直视下穿刺方法和经股静脉-颞浅静脉到达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扩大了治疗范围。 4.在国内首先采用带膜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 5.对颅内动脉瘤的单纯栓塞和复杂技术的联合栓塞熟练掌握并有独到见解,帮助全国多家兄弟医院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