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人民医院

中医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苍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年轻有活力的科室。早在1954年2月我院就已经设立中医科门诊,配备中医医生1人。1961年9月,设立中医病房,配备负责人1人,护士长1人,床位20张。1988年3月,中医科搬迁至干部病房楼二楼,同干部病房一起合用床位,配备主任1人,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医生4人,护理人员6人,占用床位18至,其业务为主要收治心脑血管疾病、四肢麻木、关节病、离退休干部疗养和公费医疗病员。1990年,中医科病房取消。1995年1月,恢复中医科病房,并单独设立床位,配备主任1人,副护士长1人,医生5人,护理人员6人,病床16张。2003年5月,中医科病房改称为特需科病房,同时将医疗保险门诊和中医科门诊隶属特需科管理。2004年12月,特需科配备副主任1人,护士长1人,医生9人,护理人员6人,开放床位20张。2012年6月,重新组建中医科病房,配备主任1人,护士长1人,医生7人,护理人员7人,开放床位34张。科室依托医院的优质资源,秉承“中医走在前,西医跟得上”、“内修素质,外强技术”的科室发展理念,持续加强科室业务学习能力,与时俱进,经过不懈努力,中医科在医疗技术、科研方面取得瞩目的成就。医学技术:中医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副主任中医师3人,主治中医师3人,住院中医师1人,其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3人,执业梯队分布合理。科室人员不断努力,将中医科专科细化,现发展为中医内科、中医不育科两个门诊,对常见内科病、男性不育诊疗效果明确。与此同时,在重视专科发展的基础上,科室加强对中医儿科、皮肤科、神经系统等疾病的中医药研究,对中风、过敏性紫癜、前列腺炎、带状疱疹、急慢性荨麻疹等疾病形成成熟的诊疗方案,现年门诊量达1万人次以上,业务收入达200万左右,诊治人次不断增加,获得就诊患者的信赖和好评。科研能力:科室把握循证医学的研究方向,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持续加强临床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的能力,先后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参加编著《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等著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九月六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姜除寒教授将来我院义诊

九月六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姜除寒教授将来我院义诊。姜除寒,医学博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攻方向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植入等。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介入学科创始人之一的吴中学教授,开始从事神经介入专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参与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介入治疗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介入治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等两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在国内,首先应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首先应用闭塞相关引流静脉治疗前颅窝底和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际上,首先采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内首先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首先应用静脉入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为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审稿专家。 主要学术贡献 1.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静脉入路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硬脑动静脉瘘,提高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目前,该治疗方法已成为该病的治疗常规。( Neuroradiology. 2009; 51(2): 103-111)。 2.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动脉途径用ONYX闭外侧窦治疗外侧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减少了出血并发症,使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得以根治,并使该病的治疗上升到新的高度。(World Neurosurgery. 2011; 75: 90-93; Eur J Radiol. 2010 75: e129-134) 3. 在国内首先暴露眼上静脉直视下穿刺方法和经股静脉-颞浅静脉到达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扩大了治疗范围。 4.在国内首先采用带膜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 5.对颅内动脉瘤的单纯栓塞和复杂技术的联合栓塞熟练掌握并有独到见解,帮助全国多家兄弟医院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介入治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等两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在国内,首先应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首先应用闭塞相关引流静脉治疗前颅窝底和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际上,首先采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内首先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首先应用静脉入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为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审稿专家。 荣誉成就 :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 2.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论著3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发表多篇SCI和国内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累及影响因子达22.3分。 3.受邀于国内神经外科最权威核的核心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作为编委,多次受邀于国内和国际会议进行讲座同业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在国际和国内脑血管病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主要学术贡献 1.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静脉入路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硬脑动静脉瘘,提高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目前,该治疗方法已成为该病的治疗常规。( Neuroradiology. 2009; 51(2): 103-111)。 2.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动脉途径用ONYX闭外侧窦治疗外侧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减少了出血并发症,使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得以根治,并使该病的治疗上升到新的高度。(World Neurosurgery. 2011; 75: 90-93; Eur J Radiol. 2010 75: e129-134) 3. 在国内首先暴露眼上静脉直视下穿刺方法和经股静脉-颞浅静脉到达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扩大了治疗范围。 4.在国内首先采用带膜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 5.对颅内动脉瘤的单纯栓塞和复杂技术的联合栓塞熟练掌握并有独到见解,帮助全国多家兄弟医院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感冒发烧不出汗怎么办
马晓斌
回答: 感冒发烧不出汗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药物、调节室内环境、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感冒发烧不出汗可能与体温调节异常、水分摄入不足、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1、多喝水 感冒发烧时身体水分消耗增加,多喝水有助于补充体液,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可以选择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类饮品。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排尿情况,确保水分摄入充足。 2、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通过蒸发散热降低体温。也可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置于额头或腋下,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物理降温可每30分钟重复进行,同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3、使用退热药物 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颗粒或阿司匹林肠溶片。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适用于由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症状。使用前需确认无药物过敏史,避免与其他退热药同时服用。 4、调节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温度在20-24℃,湿度在50%-60%为宜。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空气污浊加重不适。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热量积聚。夜间睡眠时可适当减少被褥厚度,帮助机体自然散热。 5、及时就医 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体温超过40℃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可能与肺炎、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有关,需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明确诊断。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或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感冒发烧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粥类、汤品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趋势,记录发热时间和最高温度,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恢复期仍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导致病情反复。如出现反复发热或伴随其他症状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