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医院急诊科肩负着全县区的急诊急救,重大突发事件的抢救和护理,保障着苍山县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急危重症抢救的综合医疗体系,具有规模大、综合技术力量雄厚、抢救设备先进的急救医疗优势专科。急诊内科现有医护人员35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士)21人。科室有抢救床位4张,监护床位7张,住院观察床位23张。配有心电监护仪13台,除颤仪2台、呼吸机3台、洗胃机2台、输液泵2台。全体医护人员均能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电除颤术、熟练使用呼吸机等高新技术,开展了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中毒病人的血液灌流术。目前我科诊疗范围: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衰,各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休克,消化道大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各种昏迷,脑血管疾病,癫痫,溺水,电击伤及各种中毒等。急诊科常年实行24小时应诊,病人随到随治,抢救及时,对于来院就诊的广大急症病员十分方便,具备了应对大规模突发医疗伤亡事件及集体中毒的救治能力。曾多次担任抢救集体中毒的任务。68人一氧化碳中毒及126人化学物中毒抢救中有条不紊,体现急诊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急性中毒亦是急诊内科业务重点,急诊内科对各种农药中毒、安眠药中毒、有机毒素中毒的处理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处理得心应手,减少了后遗症、并发症的发生。常年与国家中毒控制中心进行技术协作,开展了“九五”、“十五”国家攻关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优异成绩。始终保持与省级医院的联系,使科室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及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水平走在同级医院的前列。开展了急诊“绿色通道”工作,医院自上而下为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水平积极协调配合。针对危重病人、群体中毒病人等情况,实行先救治后负费的原则,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危重急症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急诊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以精湛的技术、一流的服务、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天候提供急诊、急救服务,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为全县人民构建一条生命绿色通道。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九月六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姜除寒教授将来我院义诊

九月六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姜除寒教授将来我院义诊。姜除寒,医学博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攻方向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植入等。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介入学科创始人之一的吴中学教授,开始从事神经介入专业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参与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介入治疗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介入治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等两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在国内,首先应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首先应用闭塞相关引流静脉治疗前颅窝底和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际上,首先采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内首先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首先应用静脉入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为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审稿专家。 主要学术贡献 1.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静脉入路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硬脑动静脉瘘,提高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目前,该治疗方法已成为该病的治疗常规。( Neuroradiology. 2009; 51(2): 103-111)。 2.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动脉途径用ONYX闭外侧窦治疗外侧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减少了出血并发症,使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得以根治,并使该病的治疗上升到新的高度。(World Neurosurgery. 2011; 75: 90-93; Eur J Radiol. 2010 75: e129-134) 3. 在国内首先暴露眼上静脉直视下穿刺方法和经股静脉-颞浅静脉到达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扩大了治疗范围。 4.在国内首先采用带膜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 5.对颅内动脉瘤的单纯栓塞和复杂技术的联合栓塞熟练掌握并有独到见解,帮助全国多家兄弟医院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技术在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介入治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等两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在国内,首先应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首先应用闭塞相关引流静脉治疗前颅窝底和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际上,首先采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在国内首先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首先应用静脉入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为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的审稿专家。 荣誉成就 :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 2.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论著3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发表多篇SCI和国内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累及影响因子达22.3分。 3.受邀于国内神经外科最权威核的核心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作为编委,多次受邀于国内和国际会议进行讲座同业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在国际和国内脑血管病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主要学术贡献 1.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静脉入路用ONYX填塞海绵窦治疗硬脑动静脉瘘,提高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目前,该治疗方法已成为该病的治疗常规。( Neuroradiology. 2009; 51(2): 103-111)。 2. 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经动脉途径用ONYX闭外侧窦治疗外侧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减少了出血并发症,使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得以根治,并使该病的治疗上升到新的高度。(World Neurosurgery. 2011; 75: 90-93; Eur J Radiol. 2010 75: e129-134) 3. 在国内首先暴露眼上静脉直视下穿刺方法和经股静脉-颞浅静脉到达海绵窦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扩大了治疗范围。 4.在国内首先采用带膜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 5.对颅内动脉瘤的单纯栓塞和复杂技术的联合栓塞熟练掌握并有独到见解,帮助全国多家兄弟医院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