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核医学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滨医附院核医学科成立于1993年,由建院伊始的放射免疫室发展而来,以检验核医学为主,集教学、科研为一体,是以诊断、预防人体疾病或评价人体健康为目的,以服务临床及病人为宗旨的现代化医技科室。

核医学科临床免疫检验开展40余项检验项目,年检项次近100万项。实验室主要设备有:瑞士罗氏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DXI800、深圳新产业M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多探头γ-计数器等国内外先进的临床医疗设备,价值1000余万元。目前常规开展肿瘤标志物、甲状腺激素、性腺激素、肾素活性等检测项目,承担着我院及周边部分医疗机构标本的检测、以及各临床科室和研究生课题标本的检验任务。

研究发现,血清中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数肿瘤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影像诊断、细胞病理诊断、X线检查都不易在肿瘤早期做出诊断,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则可以填补该项空白,对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一种微创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对肿瘤进行疗效监控、活动性和并发症评估以及随访。目前已从早期单个的肿瘤标志物测试发展到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测定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通过对多项甲状腺激素的联合监测,为临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和复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性腺激素的检测在辅助诊断月经紊乱、性早熟以及在生殖医学领域了解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核医学科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1人,近年来科室不断引进开展新项目,促进了临床诊治水平的发展提高。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科室的标准化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赞誉,自2006年起,成为山东省临床实验室检验报告一单通单位。先后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编出版专着1部,撰写科研论文10余篇。

科室员工以“超微发光质量,‘核’心技术保障”为核心理念,以质量为根本作为工作准则,本着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抓好质量控制,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严格落实“以人为本、诚信服务、精益求精、满意放心”的质量方针,贯彻执行“三好一满意”活动精神。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黄河三角洲中毒与急救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8月16日,由我院承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黄河三角洲急救与中毒学术研讨会》在滨州举行。副院长李建民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省内各地医院正式代表及列席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山东省立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王海石教授、山东省立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兼急救中心副主任刘东兴教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史继学教授到会作精彩讲座。我院急诊科主任邱建清教授、副主任吕毅教授,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永强教授等专家、教授在大会上就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了精彩报告和交流。与会代表就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次学习班的举办,对提高鲁北地区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水平和救治理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