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肿瘤医院

麻醉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麻醉科始建于1964年,是卫生厅唯一一家麻醉专业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科室现有工作人员33人,从事临床麻醉、全院抢救复苏、麻醉科研教学、麻醉护理、癌症止痛等工作。完成年麻醉例数7000余例。科室拥有各种进口麻醉机、呼吸机、各类监护仪、电子计算机、电教设备以及仪器维修设备等1200余万元固定资产。研究方向为麻醉安全监测、麻醉生理控制、脏器损伤机理和防治、临床疼痛治疗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结直肠癌MDT团队初赛告捷

2014年6月2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办的“群英论道,携爱争锋——青年菁英MDT大赛”最后一场初赛在天津落下帷幕。在与天津市肿瘤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MDT团队3小时4轮的激烈竞争中,我院由消化内科专家杨牡丹主任带队,结直肠外科刘海义、消化内科王育生、放疗科张继东、肝胆外科贾凯组成的结直肠癌MDT团队最终胜出,摘得该场初赛的桂冠,晋级半决赛。半决赛将于2014年8月22日在广州举行。 该赛事旨在促进结直肠癌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同时加强各医院MDT的开展,为青年医师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分为初赛、半决赛和决赛。评审专家对各参赛队病例分析的完整性、逻辑性、合理性、列举的循证医学数据是否支持诊疗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评审团以及观众疑义处理的思路与表现以及团队之间的合作等方面进行打分。 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由多个相关科室(外科、内科、放疗、病理、影像、内镜等)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诊疗,实现“多对一”的服务,达到肿瘤个体化、规范化治疗,并已成为国内外结直肠癌临床治疗的模式和发展方向。 我院结直肠癌MDT团队由结直肠癌外科专家李耀平院所长倡导成立,团队成员主要包括结直肠外科、肝胆外科、放疗科、消化内科、特诊老年科、中医科、介入科、生物治疗科、病理科、核磁CT室、超声室、内镜室、病因室、核医学科等相关学科的专家。自成立以来,已联合北京肿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等国内多家结直肠癌MDT团队为近百例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我院结直肠癌诊治工作的声誉,起到良好的带动效应。我院结直肠癌MDT团队将继续努力,把结直肠癌多学科诊治工作持续推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临产前的征兆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临产前的征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头下降感、不规律腹痛等。这些征兆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提示孕妇即将进入产程。 1、规律宫缩 规律宫缩是临产最可靠的征兆,表现为子宫收缩时间逐渐延长、间隔缩短、强度增加。初期可能每10-20分钟一次,持续30秒左右,随着产程进展会发展为每3-5分钟一次,持续40-60秒。宫缩时腹部发紧变硬,部分孕妇会伴随腰骶部酸胀感。此时需记录宫缩频率,当达到每5分钟一次时应及时就医。 2、见红 见红指阴道排出少量粉红色或褐色黏液,是宫颈黏液栓脱落的标志。通常发生在分娩前24-48小时,因宫颈扩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出血量一般不超过月经量,若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需警惕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见红后建议观察是否伴随其他临产征兆,做好入院准备。 3、破水 破水指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出,表现为阴道突然涌出温热液体或持续少量渗漏。破水后易发生脐带脱垂或感染,需立即平卧并垫高臀部,避免站立或坐起。正常羊水为清亮无色液体,若呈黄绿色或混有胎粪提示胎儿窘迫。无论是否出现宫缩,破水后均需在6-12小时内就医。 4、胎头下降感 胎头下降感表现为上腹部压迫感减轻、呼吸变顺畅,同时出现尿频、骨盆坠胀感。这是胎儿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表现,初产妇多在临产前2-4周出现,经产妇可能直到分娩才开始下降。伴随胎头下降可能出现行走不便、耻骨联合疼痛等症状,此时应避免剧烈活动。 5、不规律腹痛 不规律腹痛又称假临产,表现为持续时间短、强度弱的间歇性宫缩,常夜间出现而白天消失。与真宫缩的区别在于不会逐渐增强,且宫颈管不会因此缩短扩张。可通过改变体位、洗热水澡缓解。若腹痛频率增加或伴随阴道流血、破水,则需考虑真临产可能。 临近预产期时建议准备好待产包,包括产妇卫生巾、护理垫、新生儿衣物等物品。每日监测胎动情况,出现异常胎动减少或上述任一临产征兆时,应及时联系医院。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产程进展,但需避免提重物或长途奔波。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能量食物,如面条、粥类等,为分娩储备体力。若超过预产期1周仍未临产,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引产。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