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肿瘤医院

我院召开生物免疫中心阶段工作总结会议

时间:2014-06-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6 月11 日,我院召开生物免疫中心阶段工作总结会议。会议由名誉院所长、党委书记王国平主持,副院长梁小波、免疫室和生物治疗科主任及科室部分人员和拜西欧斯公司相关负责人参会。

  会议听取了生物治疗中心办公室主任苏文、毛光华对中心成立近2 年的运行情况汇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今后的工作作出安排。名誉院所长、党委书记王国平指出中心人员要加强责任意识,严格工作流程,做好对实验数据的留存和管理。要注重科研和人才的培养,加强学术交流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会议对生物治疗费用和后勤保障等方面也做了明确要求。会议强调工作时要有责任心,要有智慧和技巧,多沟通,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问题,把生物治疗这一学科做强做大。

  (免疫室)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结直肠癌MDT团队初赛告捷

2014年6月2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办的“群英论道,携爱争锋——青年菁英MDT大赛”最后一场初赛在天津落下帷幕。在与天津市肿瘤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MDT团队3小时4轮的激烈竞争中,我院由消化内科专家杨牡丹主任带队,结直肠外科刘海义、消化内科王育生、放疗科张继东、肝胆外科贾凯组成的结直肠癌MDT团队最终胜出,摘得该场初赛的桂冠,晋级半决赛。半决赛将于2014年8月22日在广州举行。 该赛事旨在促进结直肠癌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同时加强各医院MDT的开展,为青年医师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分为初赛、半决赛和决赛。评审专家对各参赛队病例分析的完整性、逻辑性、合理性、列举的循证医学数据是否支持诊疗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评审团以及观众疑义处理的思路与表现以及团队之间的合作等方面进行打分。 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由多个相关科室(外科、内科、放疗、病理、影像、内镜等)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诊疗,实现“多对一”的服务,达到肿瘤个体化、规范化治疗,并已成为国内外结直肠癌临床治疗的模式和发展方向。 我院结直肠癌MDT团队由结直肠癌外科专家李耀平院所长倡导成立,团队成员主要包括结直肠外科、肝胆外科、放疗科、消化内科、特诊老年科、中医科、介入科、生物治疗科、病理科、核磁CT室、超声室、内镜室、病因室、核医学科等相关学科的专家。自成立以来,已联合北京肿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等国内多家结直肠癌MDT团队为近百例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我院结直肠癌诊治工作的声誉,起到良好的带动效应。我院结直肠癌MDT团队将继续努力,把结直肠癌多学科诊治工作持续推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贴完三伏贴红肿痒怎么办
王志学
回答: 贴完三伏贴后出现红肿痒的症状,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避免抓挠、调整贴敷时间、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三伏贴反应可能与皮肤敏感、药物刺激、过敏反应、贴敷时间过长、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 1、冷敷 皮肤红肿痒时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冷敷患处,每次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和瘙痒感。冷敷后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摩擦刺激。若冷敷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停止使用并就医。 2、外用药物 轻度红肿痒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外用药物。炉甘石洗剂适用于无明显破损的皮肤,具有收敛止痒作用。激素类药膏不宜长期使用,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停。皮肤破损时禁用刺激性外用药。 3、避免抓挠 瘙痒时需避免用力抓挠,以防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可轻拍或按压痒处缓解不适。保持指甲清洁修剪平整,夜间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碱性沐浴产品。 4、调整贴敷时间 首次贴敷者建议缩短贴敷时间至1-2小时,无不适再逐渐延长。儿童、皮肤敏感者贴敷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贴敷期间如出现灼热感应立即取下,并用清水冲洗局部。下次贴敷前可在皮肤涂抹少量凡士林形成保护层。 5、及时就医 若红肿痒持续加重、出现水疱溃烂、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严重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面部肿胀,需立即急诊处理。就医时应携带使用过的三伏贴产品,便于医生判断过敏原。皮肤科或中医科均可接诊此类问题。 三伏贴后需保持贴敷部位清洁干燥,48小时内避免接触生冷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海鲜等发物。过敏体质者贴敷前应告知医生病史,必要时进行皮肤测试。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三伏贴治疗,勿自行购买不明成分的贴敷产品。症状缓解后可通过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增强体质,改善冬病夏治的效果。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