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2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在国内及市内均为起步较早的学科,对外开放病床数69张。我国心脏病学创始人董承琅教授最早主编了国内第一部心脏病专著《实用心脏病学》;现任学科负责人魏盟在国内的心内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深得同行们的认可,担任的学术任职有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介入培训中心学术委员。

心血管内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治疗的专业学科之一,也是上海市最早开展此项目的专业学科之一。该专业目前涉及的疾病诊疗项目为全市最全面,包括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瓣膜病、大血管及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同时多项技术在国内或市内领先,如经桡动脉冠状动脉疾病介入诊治、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等。

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已成为上海地区的多发病、常见病,以上海市为例,估计年新患者数超过5000例,其危害性众所周知,已是造成死亡、残废的头号原因。该科近10年来已成功完成了数万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支架术、高频旋磨、切割球囊、经桡动脉介入及急,重高危病人的介入治疗技术等居全国领先或先进水平。

心血管内科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是1995年问世的一项治疗HOCM的新技术,具有即刻疗效显著、远期预后良好的特点。该科开展的相关项目目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居上海领先的地位。

心血管内科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估计有250万例之多,而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室间隔缺损又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目前这三种疾病大都能采用非手术介入封堵方法治愈,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及危险性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需要输血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科开展该技术已十几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心血管内科外周动脉狭窄,尤其是肾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的狭窄和主动脉夹层分离具有致残甚至致命的危险,介入治疗具有疗效好、风险小的优点,已成为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该科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常用的治疗技术。

心血管内科瓣膜病包括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可以通过导管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达到和手术一样的效果,但风险和费用低。这种疾病上海目前已越来越少,该科是能熟练开展这项技术的少数科室之一。

心血管内科起搏治疗的范围已不仅限于缓慢心律失常,还可以用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快速心律失常等。射频消融术是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技术,该科已常规开展,近来又对房颤这一难题展开攻关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心血管内科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慢性心衰治疗可分为传统和全新的治疗方案。传统治疗(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酶类)能够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而新的治疗方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β受体阻滞剂等)通过对神经体液系统的抑制,能够显著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率。

心血管内科对于顽固性心衰,急重症心衰,还要采用辅助呼吸,血流超滤,心室同步化等综合治疗。

心血管内科在熟练掌握各种心衰治疗技术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针对心力衰竭防治的专业,并有固定的专题门诊,对每一位心力衰竭的病人都采用个体化处理。从每个方面全面干预,使之能得到最佳方案的治疗。

心血管内科心房颤动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并且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消除房颤,维持窦性心律可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率。对AF患者的治疗有3种主要策略:控制心室率、维持窦性心律和预防血栓栓塞形成。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诊治小组针对上述3个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防治工作,对于房颤,采用全面评估风险,全方位干预,个体化治疗策略,从单纯药物治疗到药物加匙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合理应用,最大限度使患者获益。

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及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冠心病并非只能选择介入或者外科手术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法,事实上大部分患者适合于药物治疗,包括已接受介入或者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也必须继续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冠心病的进展。研究表明对一些轻症或稳定的(即使冠脉病变已经弥漫和严重)冠心病患者,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样能够达到与介入治疗、外科搭桥一样好的治疗效果。该科多个专业医师专门负责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指导治疗,针对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及发展给予相应的最佳治疗。

心血管内科的高血压专业组,对每一位住院高血压病人都安排有完整仔细的诊疗流程,采用个体化诊疗原则,及时发现继发性高血压,使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能得到合理治疗。高血压专题门诊负责高血压病患者的随诊,并指导病人合理治疗。

心血管内科高血脂近年来在临床上日益多见,流行病学证实高血脂的发病率较以往显著增加。血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直接相关,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原因。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关系密切,也是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肥胖等同时存在,而其中血脂异常和肥胖是中心环节。对预防动脉硬化应从多个角度干预,即血压、血脂、血糖及肥胖等,全面干预才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该科高血脂专题门诊负责高血脂病人的随诊、咨询及药物的调整,使每一位就医的患者都能得到最合理有效的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签订帮扶协议

  2014年8月27日上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帮扶协议签约仪式在我院教学楼505会议室隆重举行。 出席此次签约仪式的有我院院长贾伟平、副院长陶敏芳、科教处、护理部、人事处、社会医疗发展部等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区委书记徐军、宁夏九三学社秘书长相卫国及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各相关委办局等相关领导。首先,我院贾伟平院长和红寺堡区徐军区委书记分别就此次合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陶敏芳副院长介绍了我院目前的情况,双方也针对帮扶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上午八时三十分,在双方相关领导的见证下,我院贾伟平院长和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区委书记徐军代表双方医院签订了帮扶协议书。 随后宁夏吴忠市徐书记一行领导参观了我院新门诊大楼以及临港东院。通过交流和参观,宁夏吴忠市一行对我院的医疗、教学、管理等有了非常大程度的赞同,表示能与上海六院建立帮扶关系,这将一定会对当地医疗水平的发展提供很大帮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复春治萎缩性胃炎吗
于淑霞
回答: 胃复春可以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胃复春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红参、香茶菜、枳壳等成分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辅助治疗。 胃复春通过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修复、调节免疫功能等机制缓解萎缩性胃炎的症状。该药能减轻胃部胀满、疼痛、嗳气等不适,延缓病情进展。对于轻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复春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胃复春对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严重肠上皮化生的患者效果有限,需结合西医治疗。重度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明显变薄、血管透见。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或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胃复春不宜用于急性胃黏膜病变或对成分过敏者,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萎缩性胃炎患者除遵医嘱用药外,需注意饮食规律,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吸烟饮酒,减少腌制、熏烤食品摄入。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呕血、黑便、持续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胃复春需长期服用才能显现效果,通常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具体用药方案需由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