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工人医院

儿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现有工作人员2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10人。对所有医护人员均进行过严格的培训,将主治医师以上人员送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医院进修学习对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把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 具有先进的医疗设备:900C人工呼吸机,SC6000P多功能监护仪,血氧脉搏监护仪,CPAP氧疗机,空气压缩泵,微量输液泵等大型进口设备。
  唐山工人医院儿科开设小儿门诊和小儿急诊。门诊设有:小儿神经.肾脏.血液.心血管.内分泌.新生儿.哮喘病.智能检查8个专业门诊。每个专业门诊对下列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小儿神经专业: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多发性抽动症.偏头痛.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脊髓占位性疾病等。小儿肾脏专业: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泌尿系感染.血尿等。小儿血液专业:治疗各种类型的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小儿心血管专业: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内分泌专业:糖尿病.甲亢.垂体性侏儒等。
  唐山工人医院儿科病房有36张床位,设有新生儿抢救室(NICU),儿童抢救室(PICU).母婴同室.家化病房及普通病房,适合各种需求的儿童住院。近几年内,成功抢救了各种危重症患儿。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重症有机磷中毒.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药物中毒机哮喘持续状态等危重症抢救治疗拥有一套完整的措施。尤其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衰竭,应用人工呼吸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1998年我科又开展了以吸入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各种婴幼儿哮喘,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唐山工人医院儿科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力。尤其在近十几年来,我科共完成三新项目十几项。成功抢救危重患儿的技术水平得到全市人民的认可。仅在2001年一年内共完成门诊人次25974人,住院病人1686人。治愈好转率达98.1%,床位使用率107.6%。对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具有独特的方法:如肺炎1号治疗小儿肺炎已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在全市具有 很大的影响。最近我们又开设了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新方法,突破了传统治疗方法。并成立了哮喘之家,有助于医生与病儿及家长的交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的开展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国抗晚期胃癌新药研究获国际关注

6月3日,第50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进教授等领衔的“阿帕替尼治疗胃癌Ⅲ期临床研究”应邀在会上作口头报告。这是本次大会唯一由中国医师所作的口头报告,受到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万名临床医师和研究学者的关注,并从全球5000多篇研究报告中脱颖而出,入选本年度ASCO年会优秀论文,这也是中国大陆肿瘤研究首次获此殊荣。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是由解放军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和李进教授共同牵头,全国38家医院参与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阿帕替尼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巨资,历经10年创新研发的一类新药,目前正在注册审批阶段,获批后将是全球第一个在晚期胃癌治疗中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据李进介绍,本次研究招募了273名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181名接受阿帕替尼治疗,92名接受安慰剂),阿帕替尼组患者每天服药1次,每次850毫克,28天为一个周期。结果表明,阿帕替尼组较安慰剂组,其中位总生存期(195天对140天)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8天对53天)都显著延长,且不良反应可预期、可耐受、可逆转、可控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李进说,仅就生存结果而言,延长55天生命似乎不长,但胃癌肿瘤异质性较强,晚期胃癌疗效不佳,目前全球缺乏标准特效治疗,所以这一生存获益来之不易、令人振奋。这也是该研究入选ASCO年会口头报告的原因之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