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工人医院

我国启动艾滋病基因治疗研究

时间:2014-05-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基于自体造血干/祖细胞遗传改造的艾滋病基因治疗”日前在武汉大学启动,探索艾滋病功能性治愈方法。

  据悉,目前世界上尚无针对艾滋病的特效或根治性治疗方法。虽然鸡尾酒疗法在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药物只能控制病毒复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基因治疗有望通过对感染个体嵌入一个或多个基因,来抵抗艾滋病病毒。

  项目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郭德银介绍,课题主要是通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自身造血干细胞与祖细胞,研发出制备高效稳定抵抗艾滋病病毒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的核心技术,建立并优化艾滋病基因治疗的临床方案,探索艾滋病基因治疗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医学应用转化,最终达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目的,降低我国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项目由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牵头,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南医院、A3实验动物中心等单位共同承担。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教授也将参与项目研究。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国抗晚期胃癌新药研究获国际关注

6月3日,第50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进教授等领衔的“阿帕替尼治疗胃癌Ⅲ期临床研究”应邀在会上作口头报告。这是本次大会唯一由中国医师所作的口头报告,受到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万名临床医师和研究学者的关注,并从全球5000多篇研究报告中脱颖而出,入选本年度ASCO年会优秀论文,这也是中国大陆肿瘤研究首次获此殊荣。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是由解放军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和李进教授共同牵头,全国38家医院参与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阿帕替尼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巨资,历经10年创新研发的一类新药,目前正在注册审批阶段,获批后将是全球第一个在晚期胃癌治疗中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据李进介绍,本次研究招募了273名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181名接受阿帕替尼治疗,92名接受安慰剂),阿帕替尼组患者每天服药1次,每次850毫克,28天为一个周期。结果表明,阿帕替尼组较安慰剂组,其中位总生存期(195天对140天)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8天对53天)都显著延长,且不良反应可预期、可耐受、可逆转、可控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李进说,仅就生存结果而言,延长55天生命似乎不长,但胃癌肿瘤异质性较强,晚期胃癌疗效不佳,目前全球缺乏标准特效治疗,所以这一生存获益来之不易、令人振奋。这也是该研究入选ASCO年会口头报告的原因之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毛囊脓肿脓怎么排出
聂小娟
回答: 毛囊脓肿的脓液排出可通过热敷促进自然破溃、医生操作引流或手术切开引流实现。毛囊脓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脓液积聚,需避免自行挤压以防感染扩散。 热敷是促进脓液自然排出的基础方法。使用40度左右温水浸湿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多次。热力作用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脓肿成熟软化,部分小型脓肿可能自行破溃排出脓液。操作前后需用碘伏消毒皮肤,热敷期间观察是否有脓头形成。 对于直径超过1厘米或位置较深的脓肿,建议由医生进行专业引流。医生会在局麻下用无菌针头穿刺脓腔,或用手术刀作小切口排出脓液,术后放置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此方法能彻底清除脓液,降低复发概率,同时医生会取样做细菌培养以指导抗生素使用。 顽固性脓肿或伴有全身症状者需手术切开引流。外科医生会完整切开脓肿被膜,清除坏死组织和分隔脓腔,术后配合抗生素治疗。特殊部位如面部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必须由医生处理,自行挤压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是促进愈合的关键。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覆盖无菌敷料,避免剧烈运动摩擦。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若出现发热、红肿扩散或疼痛加剧,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加重,须立即就医复查。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