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燕郊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创立于2001年9月,为我院重点科室之一。全科专业医师13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护士12人,拥有床位40张,设有重症监护室。在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年均收治病人500余例,年开展手术100余例,得到京东燕郊广大患者好评。神经外科重视培养人才,为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奠定了基础。学术成果丰硕。目前各项诊断技术已全面开展,今年在省市级学术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篇,科主任获得廊坊市先进医师称号。2003年组建了重症监护病房(NICU),引进系列及参数监护仪,微机控制呼吸机、冰毯机,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为燕郊地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燕郊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科室特色:

1、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引进参数监护仪,微机控制呼吸机,冰毯机等多台大型先进设备,随时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可对突发情况给予紧急妥当的处理,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24小时抢救小组值班。从急诊室开始介入危重症病人的科前检查,避免了检查的盲目性。简化了开展紧急手术抢救前操作,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CT立体定向技术不但可对颅内的一些病灶靶点,如肿瘤、脓肿、血肿、血管成像等准确定位,而且可将其周围结构清晰的显示出来,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手术风险降低等优点。使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

4、神经介入治疗外科学是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治疗疾病包括:脑出血形成,脑血栓形成,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脑肿瘤化疗、脊髓疾病等。我院正在引进美国GE数字成像血管造影系统,开展神经介入治疗。

5、蛛网膜出血病人有很大部分是由于动脉瘤破裂所致。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及时诊治,手术的治疗,其后果可大为改观,我科在其病种手术治疗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6、重度颅脑外伤的早期给予其超低温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的代谢,防止继发性的脑损害的发生。降低病人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使用电脑康复仪进行康复治疗,可促进病人肌肉的恢复,改善肢体功能。还能将周围感觉神经电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脑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脑神经的恢复。

燕郊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新的诊断手段

1、颅脑损伤(各类血肿、及颅内损伤的合并症及后遗症)的手术治疗

2、颅内及椎管内肿瘤、脑血管病、脊髓血管病变、功能性神经疾病的外科治疗

3、颅内血肿微创穿刺

4、整体护理

5、神经康复治疗

6、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本报讯(李雅楠报道)为了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我院党支部在建党93周年华诞之际,组织党员及中层领导干部赴沈阳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党员们在这里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7月13日上午,党员们在博物馆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包括序厅在内的7个展厅和10余个大型场景。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发动 “九·一八”事变及对我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生动再现了从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十四年遭受奴役、奋起抗争的历史画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道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通过参观学习,教育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既学习革命精神,又增加阅历,振奋精神。党员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党的历史,坚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工作,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儿童c反应蛋白高发烧
周小凤
回答: 儿童C反应蛋白高伴随发烧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等因素有关。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水平升高通常提示体内存在炎症或感染。儿童出现发烧且C反应蛋白升高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完善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导致儿童C反应蛋白升高和发烧的常见原因,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这类感染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体温变化,遵医嘱按时给药,并保证孩子充足休息。 2、病毒感染 部分病毒感染如流感、手足口病等也可能引起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和发烧。病毒感染通常伴有流涕、咽痛、皮疹等表现。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以及对症治疗的布洛芬混悬液。家长应让孩子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3、风湿免疫性疾病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可导致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和长期发热。这类疾病常伴有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治疗可能需要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诊,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4、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引起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和反复发热。患儿可能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确诊需要骨髓穿刺等检查,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家长应配合医生做好患儿的营养支持和感染预防。 5、肿瘤性疾病 某些实体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也可能导致C反应蛋白升高和发热。这类疾病通常伴有体重下降、局部肿块等症状。诊断需要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家长需关注孩子的整体状况,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 儿童出现C反应蛋白高伴发烧时,家长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如米粥、蒸蛋等。鼓励孩子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发热期间可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但需避免受凉。若孩子精神差、进食少或出现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C反应蛋白等指标直至恢复正常。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