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皮肤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皮肤科成立于1955年,是河南省皮肤性病专业单独建制最早的单位。我科自创建以来,一直就是河南省皮肤专业的一面旗帜,始终肩负着全省的皮肤病性病的防治、科研和教学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省医皮肤科已成为河南省规模最大,就诊区域最广,就诊条件最优越,专业分类最精细,开展的治疗项目最多,设备最齐全的皮肤病、皮肤美容和性病专业的诊治单位。
  皮肤科之所以从建科之日起能够成为我省皮肤学界的领头羊,离不开历届卫生厅和医院领导的关心,历届科室主任创造性的工作和全体皮肤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医院各级领导对皮肤科的发展非常重视。在就诊条件和硬件配置上,医院领导给了皮肤科前所未有的支持。省医皮肤科目前是我省皮肤专业实力最强和门诊面积最大的科室。它现在共有两个门诊中心组成,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唯一的一个跨越门诊东、西区和南区的科室,其门诊面积在全院各个科室中名列前茅。就诊环境的改善和就诊区域的扩大,使得病人能够得到更加舒适和专业化的医疗服务。其次,历届科室主任正确的领导、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创造性的工作是皮肤科始终能够保持领先的动力。
  皮肤科1986年,成立省内第一家皮肤病理研究室,开展了皮肤组织病理学的研究,使皮肤病的诊断有了更为准确的依据。1987年在省内医疗系统最早成立了集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为一体的专业美容治疗室。1996年在省内第一家开展斑贴试验。1997年在全省率先成立激光治疗中心,是我省最早开展激光治疗血管瘤、色素性疾病的单位。2009年我们在全省率先成立皮肤美容中心,这将在难治性皮肤病(痤疮、瘢痕、白癜风和皱纹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治疗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最后,拥有一支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队伍是我科保持长盛不衰的基础。吸纳全国的优秀人才来我科工作,并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发挥好他们的能力是我科人材兴科的重要策略,目前已经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湖南医学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9家知名学府的优秀的硕、博士研究生来我科工作。优秀人才的到来,带来了各大名校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观念和先进的管理,和我科其他同志一起创造了我省一个又一个“第一”。我省第一例皮肤“利什曼病”的发现、省内最大的一例尖锐湿疣的手术成功治疗,念珠状毛发病、人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角蛋白研究、多发性黑子综合症、急性砷中毒、砷角化症的皮肤表现的诊断也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皮肤科经过60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集临床、科研和教学综合性的科室,是卫生厅命名具有临床特色的科室,下面对我科的优势技术进行展示:
  1、皮肤医学美容皮肤医学美容是我科重点发展的方向,分别由皮肤美容中心和皮肤科激光室组成,是集医疗、激光治疗和皮肤生活美容为一体,主要针对常见和难治的皮肤疾病和皮肤美容等开展的。省医皮肤科90%的大型机器集中在皮肤美容中心和皮肤科激光室,专门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皮肤色素性疾病、痤疮、瘢痕、白癜风、皱纹和毛发性疾病等。皮肤科现有的机器种类包括:治疗血管性疾病如血管瘤、鲜红斑痣(各类胎记)、毛细血管扩张、酒糟鼻等595nm的染料激光系统;治疗色素性疾病如太田痣、伊藤痣、雀斑、咖啡牛奶斑、老年斑、和纹身的MedliteC3激光系统和755nm翠绿宝石美容激光系统;治疗各种疣、痣、汗管瘤、睑黄瘤、疤痕等的Quadrostar532和超脉冲CO2激光系统;多毛症、腋臭治疗的810半导体激光系统;治疗白癜风的304nm高强光治疗系统、窄波UVB治疗系统和表皮移植手术治疗;皮肤年轻化(除皱)治疗的肉毒素注射术、透明质酸填充术、点阵激光治疗系统和光子嫩肤治疗系统;治疗痤疮的红蓝光系统和皮肤生理功能的保养技术;皮肤瘢痕治疗的注射技术、点阵激光系统、微晶磨削手术和手术治疗等。无创和微创治疗技术、激光技术、光疗技术和手术技术相互的融合,是省医皮肤科巨大的技术优势,是解决皮肤疑难疾病治疗和皮肤美容问题的重要手段。
  2、光学治疗利用各种光治疗机器治疗皮肤病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治疗方法。光疗疗效确定,毒副作用低,无痛苦,这是我科治疗皮肤病重要的手段。目前,我科拥有多种UVA、窄波UVB治疗机器,包括全身仓、半身仓和304nm高强光,是治疗鳞屑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和色素性皮肤病特别是银屑病、白癜风、玫瑰糠疹、湿疹和痒疹等的重要方法。NK808半导体激光以及红光是治疗带状疱疹、斑秃和慢性溃疡重要的治疗手段。红、蓝光治疗是目前治疗痤疮的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方法。
  3、光动力治疗光动力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具有效果好、无痛苦和复发率低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尖锐湿疣和皮肤肿瘤的治疗。尖锐湿疣经过光动力治疗后复发率明显降低,特别适合腔道等难治性部位和高复发性皮损的治疗。光动力治疗特别适合不愿意行手术治疗或者无法行手术治疗的皮肤肿瘤患者,是治疗皮肤肿瘤最可靠、最安全的方法之一。
  4、综合治疗我科综合治疗主要以电治疗、冷冻疗法、黑光(紫外线)照射治疗、微波治疗为主。该科GX-ⅢE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适应尖锐湿疣、寻常疣、老年斑、各种色素痣、黑痣;微波治疗对鸡眼、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单纯血管瘤、皮肤小囊肿、化脓性肉芽肿等均有显著疗效。液氮冷冻治疗技术是省内最早开展的项目之一,对寻常疣、单纯血管瘤、神经性皮炎、老年疣、雀斑、黄褐斑、痤疮等可达满意疗效,尤其对深部真菌病、基底细胞癌疗效显著。综合治疗的众多项目为患者解除了痛苦并受到患者好评。
  5、皮肤外科治疗我科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开展皮肤外科治疗单位,曾在我省创造了多项第一,例如:目前保持着治疗尖锐湿疣疣体最大的记录,也曾受邀请到武汉行尖锐湿疣治疗术。皮肤外科治疗往往得到一般治疗不能达到的效果,是我院处理皮肤疑难疾病(特别是白癜风、尖锐湿疣和瘢痕等)治疗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6、皮肤病理研究医生凭借肉眼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是远远不够的。而皮肤组织病理赋予了皮肤科医生透视皮肤的能力,是肉眼观察的延伸与补充,同时也是深入探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指导皮肤病治疗的重要基础。1986年皮肤病理研究室成立,购置了病理切片机、恒温水浴箱等设备,对一些常见皮肤病如:扁平苔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湿疹等有了更为准确的鉴别诊断,还为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增添了有力的证据,避免了过去有些病长期诊断不清的局面。
  7、真菌鉴定皮肤癣菌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防治的重点。真菌实验室辨别这类疾病常通过采集患者身体上的标本如:鳞屑、毛发、分泌物等,依靠真菌镜检及培养,必要时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来诊断。为皮肤真菌病的治疗确定了更为可靠的方法。
  8、过敏原检测试验过敏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化妆品皮炎、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方法有斑贴试验、过敏原检测等。斑贴试验是目前检测接触性变应原最经典、最可靠的一种实验,该科自1996年在省内第一家开展斑贴试验,为各种迁延不愈的过敏性疾病提供了一种准确、无痛苦的检测手段,还可作为一种职业病的诊断标准,为某些职业上岗前的筛选手段。2003年该科引进德国的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有了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的优点。
  9、皮肤病基因诊断技术我科紧跟皮肤病发展的前沿,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皮肤病的研究中,并应用于遗传性皮肤病的临床分子诊断。已开展了角蛋白异常性皮肤病如: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念珠状毛发等疾病的基因突变检测。目前,已有明确病因的遗传性皮肤病有200多种,基因诊断技术的开展,将进一步确证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并为疾病的基因治疗和产前诊断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是我省唯一一家能开展皮肤病基因诊断的科室。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环境温度、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过度包裹、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痱子通常由汗腺堵塞、环境湿热、衣物过厚、皮肤摩擦、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头部,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清洗后立即用柔软棉巾蘸干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洗发露。清洗频率以每日1-2次为宜,出汗后需及时补充清洁。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需重点检查,防止汗液残留。 2、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不超过60%。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白天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夜间使用透气性好的蚊帐。外出时选择阴凉时段,用遮阳帽保护头部,婴儿推车需配备透气遮阳棚。 3、使用温和护肤品 清洗后薄涂含氧化锌的婴儿护臀膏或液体痱子粉,避开眼周和口鼻区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点涂患处。禁用成人痱子粉或含薄荷成分的产品,过敏体质宝宝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做小面积测试。 4、避免过度包裹 选择纯棉或竹纤维材质的宽松衣物,避免化纤面料。头部不宜长时间戴帽子,睡觉时使用透气枕巾。包裹襁褓时留出足够活动空间,可通过触摸宝宝后颈判断体温,温暖无汗为适宜状态。尿布区域需及时更换,防止局部湿热加重。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脓疱、发热或持续哭闹,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儿科医生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乳膏。伴随湿疹样改变时,医生可能建议地奈德乳膏短期使用。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排查饮食过敏原。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宝宝衣物应单独手洗并阳光暴晒,指甲定期修剪防止抓伤。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扩散至躯干,须立即就诊。夏季可适当增加每日洗澡次数,但每次不超过5分钟,沐浴后3分钟内完成保湿护理。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