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性疾病科拥有一支团结向上,技术高超,服务一流的医疗队伍,现有各级技术人员15人,其中医生5人,护士10人;正高2人,副高1人;硕士生导师1人,教授2人,博士2人,硕士1人。床位40张,病房设备先进,严格按照感染病医院消毒、隔离病房要求设计、施工,布局合理,室内设有空调,附设有肝炎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留观室、病房。临床诊疗主要包括:各种病毒性肝炎(甲肝、慢乙肝、慢丙肝等)的诊断治疗,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治、人工肝治疗等。各种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及病毒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管理与控制,主要发热疾病的鉴别诊断、抗菌素的合理应用、院内感染的诊治,各种不明原因的急慢性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要进行的科学研究有:各种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研究,肝癌分子生物学诊断与治疗研究,脂肪肝的治疗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学及分子病毒学研究等。全科共发表专著6部,论文200余篇,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第二名2次、第三名4次。并承担省内各大医学院校见习、实习医生的教学工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晚期临产预兆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孕晚期临产预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动减少、下坠感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即将分娩,需及时就医评估。 1、规律宫缩 规律宫缩是临产最可靠的征兆,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紧缩感,初期间隔10-20分钟,逐渐缩短至3-5分钟,每次持续30-60秒。宫缩强度会逐渐增强,且不会因改变体位或休息而缓解。若每小时出现4-6次规律宫缩,或伴随腰骶部酸胀感,通常提示进入产程。此时需记录宫缩频率,并携带待产包前往医院。 2、见红 见红指阴道排出少量粉红色或褐色黏液,是宫颈黏液栓脱落的标志。多发生在临产前24-48小时,因宫颈扩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需注意出血量不应超过月经量,若出现鲜红色大量出血,可能提示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见红后建议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是否伴随其他临产征兆。 3、破水 破水即胎膜破裂羊水流出,表现为阴道突然涌出温热液体或持续少量渗漏。破水后需立即平卧防止脐带脱垂,并记录破水时间、羊水颜色。正常羊水应为清亮或淡黄色,若呈绿色或伴有臭味,可能提示胎儿窘迫或感染。无论是否出现宫缩,破水后均需在12小时内就医。 4、胎动减少 临产前1-2天可能出现胎动减少现象,因胎儿头部入盆后活动空间受限所致。但每小时胎动仍应不少于3次,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完全消失,需警惕胎儿缺氧。建议每日固定时间计数胎动,采用卧位或坐位专注感受,发现异常时需立即胎心监护。 5、下坠感 胎儿入盆后孕妇会感到腹部下坠、耻骨压迫感,可能出现尿频加重、行走不便等症状。部分孕妇此时胃部压迫感减轻、呼吸更顺畅。下坠感通常出现在初产妇临产前2-4周,经产妇可能直至临产才出现。该征兆需结合其他临产表现综合判断,单独出现时不需特殊处理。 孕晚期出现临产征兆时需保持镇定,避免过度紧张。建议提前准备好待产用品及证件,熟悉就医路线。每日监测胎动并记录身体变化,出现破水、规律宫缩或异常出血时须立即就医。分娩前可适量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体力,但进入活跃期后应禁食。保持会阴清洁,破水后避免盆浴或性生活,防止逆行感染。若预产期超过一周仍无临产迹象,需住院进行引产评估。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