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介入科 (共2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是在1990年放射科设立的介入诊断与治疗专业组的基础上,经院党委研究于2004年10月正式成立的,为河南省首家独立的介入治疗专业科室。

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人员配置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5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士)23人。其中博士3名,硕士6名,本科3名。介入科拥有省内一流的导管室和Philips Allura、GE LC-Plus 2台先进的数字化血管造影设备, 其中Philips Allura兼有DSA和3D血管造影功能,为全省唯一的一台。为开展高难度的脑血管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提供了条件。介入病区现有高档次的病床52张,年收治病人1000余人,年手术量2 000余人(次)。

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创建以来,本着高起点、高规格、严要求的标准,在广泛开展血管内及非血管性介入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各项新业务、新技术,所开展的大量高、新、难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和率先在国内开展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旋切介入治疗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方面,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动静脉瘘或畸形等栓塞术,脑保护下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颅内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达到了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在主动脉夹层、肾血管性高血压、门静脉高压症、阻塞性黄疸、消化道和呼吸道梗阻、静脉阻塞性疾病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方面,多项工作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积极参加并组织了多次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有多人在美国、法国和韩国等进行了短期和长期的访问学习;多次在院内和院外举行专题学术讲座和手术演示。并于2005年6月,首次与河南省医学会共同组织召开了 “河南省首届血管与肿瘤性疾病介入治疗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国内外著名介入治疗专家20余人,参加会议的省内外医师达400余人。介入科还发起并定期组织高水平的“河南省介入沙龙”活动,有力的促进了我省介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科研工作方面,由科主任李天晓主任医师主持承担了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研究”等多项;课题“不同类型Budd-Chiari综合症介入治疗研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和“实用放射学杂志”以及重要会议上等发表文章约80余篇;主编《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学》等专著多部;担任“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律失常的危害大吗,心律失常有什么危害
葛伟
回答: 心律失常的危害程度因类型和个体差异而不同,部分心律失常可能无明显危害,但严重类型可导致猝死等严重后果。心律失常的危害主要有诱发血栓、加重心力衰竭、引发心绞痛、导致晕厥、增加猝死风险等。 1、诱发血栓 心房颤动等快速型心律失常会导致心房内血液淤滞形成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脑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偏瘫、剧烈腹痛等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2、加重心力衰竭 持续性心动过速会缩短心脏舒张期,降低心输出量,加重原有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加剧,需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控制心室率,必要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3、引发心绞痛 心室率过快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典型胸痛症状。这种情况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症状,同时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4、导致晕厥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突发意识丧失伴跌倒。这类患者需要评估是否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提升心率。 5、增加猝死风险 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心脏骤停。这类患者需评估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指征,平时需严格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随身携带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急救药物。 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每日监测脉搏并记录不适症状。建议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出现心悸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伴随胸痛或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相关指标,肥胖患者应通过科学减重降低心脏负荷。 葛伟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