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外科 (共3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之一,是省内综合医院中最早设立的心血管专科,多年来一直是我省心血管外科的“龙头”学科,先后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战线先进集体”等称号。设冠状动脉搭桥、先心病矫治、瓣膜成形 / 置换、大血管疾病修复、心律失常矫治等五个亚专业。

现开放病房病床196张,并设术后监护床位50张;医护人员17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国际外科医师奖”获得者1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主任医师/教授10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8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7人;博士6人,硕士以上学历32人;海外研修留学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

同时,该科拥有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精干敬业的护理队伍,知识层次高,工作热情高,护理质量高,在省内同行中广受好评。

心血管外科目前设门诊、病房、术后监护室、体外循环室、实验室等工作单元。配备了先进、精良、全面的医疗设备:世界着名品牌德国及美国进口体外循环机、美国及荷兰进口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美国/德国进口婴幼儿及成人呼吸机、美国进口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心电除颤仪、美国进口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等。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技术引进。近几年来,在卫生厅和医院党委的重点支持下,心血管外科在对外合作、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省内外同行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澳大利亚圣·文森特医院(St.Vincent’s Hospital)、美国梅奥医院(Mayo Clinic)、法国冈城大学医疗中心(University Hospital of CAEN)等先进医疗中心因先后与我院建立友好关系,为该科培养了多名业务技术骨干,使该科在临床技术、科研创新等领域快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如该科在我省率先独立成功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并以此为切入点,迅速扩展到冠状动脉外科技术的前沿,同时带动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技术更新和发展。

近年来,该科接收和培养来自国外、省内、省外的进修实习医生和护士4000余人次。

此外,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典、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术访问团体或专家70余人次,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和专业合作,促进了临床技术和科研的不断更新,保证了临床和学术的持续高层次发展。

2000年1月,经河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河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011年8月成立“河南省心血管病医院”,2012年12月,成立“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

目前承担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项,包括冠心病的综合治疗、低龄低体重婴儿先心病矫治、心律失常外科射频消融术临床应用,大血管疾病复合手术、微创外科心脏移植的基础研究及动物实验、深低温停循环逆行灌注脑保护、改良心肌保护技术等。已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8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科室诊疗范围:

一、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的搭桥手术;

二、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婴幼儿及成人先心病矫治,尤以小切口微创为特色;

三、心脏瓣膜病:包括瓣膜置换及成形手术;

四、大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缩窄等;

五、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外科消融术等;

六、其他: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脏肿瘤(粘液瘤、平滑肌瘤等)切除术;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晚期临产预兆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孕晚期临产预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动减少、下坠感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即将分娩,需及时就医评估。 1、规律宫缩 规律宫缩是临产最可靠的征兆,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紧缩感,初期间隔10-20分钟,逐渐缩短至3-5分钟,每次持续30-60秒。宫缩强度会逐渐增强,且不会因改变体位或休息而缓解。若每小时出现4-6次规律宫缩,或伴随腰骶部酸胀感,通常提示进入产程。此时需记录宫缩频率,并携带待产包前往医院。 2、见红 见红指阴道排出少量粉红色或褐色黏液,是宫颈黏液栓脱落的标志。多发生在临产前24-48小时,因宫颈扩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需注意出血量不应超过月经量,若出现鲜红色大量出血,可能提示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见红后建议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是否伴随其他临产征兆。 3、破水 破水即胎膜破裂羊水流出,表现为阴道突然涌出温热液体或持续少量渗漏。破水后需立即平卧防止脐带脱垂,并记录破水时间、羊水颜色。正常羊水应为清亮或淡黄色,若呈绿色或伴有臭味,可能提示胎儿窘迫或感染。无论是否出现宫缩,破水后均需在12小时内就医。 4、胎动减少 临产前1-2天可能出现胎动减少现象,因胎儿头部入盆后活动空间受限所致。但每小时胎动仍应不少于3次,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完全消失,需警惕胎儿缺氧。建议每日固定时间计数胎动,采用卧位或坐位专注感受,发现异常时需立即胎心监护。 5、下坠感 胎儿入盆后孕妇会感到腹部下坠、耻骨压迫感,可能出现尿频加重、行走不便等症状。部分孕妇此时胃部压迫感减轻、呼吸更顺畅。下坠感通常出现在初产妇临产前2-4周,经产妇可能直至临产才出现。该征兆需结合其他临产表现综合判断,单独出现时不需特殊处理。 孕晚期出现临产征兆时需保持镇定,避免过度紧张。建议提前准备好待产用品及证件,熟悉就医路线。每日监测胎动并记录身体变化,出现破水、规律宫缩或异常出血时须立即就医。分娩前可适量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体力,但进入活跃期后应禁食。保持会阴清洁,破水后避免盆浴或性生活,防止逆行感染。若预产期超过一周仍无临产迹象,需住院进行引产评估。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