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骨科 (共29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科集临床、科研、教学、康复指导为一体,担负着全省骨科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任务。现开设床位123张,共有医护人员71人。医生23人,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博士7人,硕士12人;护士48人,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15人。拥有关节镜、脊柱内窥镜、手术显微镜等现代化的诊疗仪器设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晚期临产预兆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孕晚期临产预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动减少、下坠感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即将分娩,需及时就医评估。 1、规律宫缩 规律宫缩是临产最可靠的征兆,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紧缩感,初期间隔10-20分钟,逐渐缩短至3-5分钟,每次持续30-60秒。宫缩强度会逐渐增强,且不会因改变体位或休息而缓解。若每小时出现4-6次规律宫缩,或伴随腰骶部酸胀感,通常提示进入产程。此时需记录宫缩频率,并携带待产包前往医院。 2、见红 见红指阴道排出少量粉红色或褐色黏液,是宫颈黏液栓脱落的标志。多发生在临产前24-48小时,因宫颈扩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需注意出血量不应超过月经量,若出现鲜红色大量出血,可能提示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见红后建议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是否伴随其他临产征兆。 3、破水 破水即胎膜破裂羊水流出,表现为阴道突然涌出温热液体或持续少量渗漏。破水后需立即平卧防止脐带脱垂,并记录破水时间、羊水颜色。正常羊水应为清亮或淡黄色,若呈绿色或伴有臭味,可能提示胎儿窘迫或感染。无论是否出现宫缩,破水后均需在12小时内就医。 4、胎动减少 临产前1-2天可能出现胎动减少现象,因胎儿头部入盆后活动空间受限所致。但每小时胎动仍应不少于3次,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完全消失,需警惕胎儿缺氧。建议每日固定时间计数胎动,采用卧位或坐位专注感受,发现异常时需立即胎心监护。 5、下坠感 胎儿入盆后孕妇会感到腹部下坠、耻骨压迫感,可能出现尿频加重、行走不便等症状。部分孕妇此时胃部压迫感减轻、呼吸更顺畅。下坠感通常出现在初产妇临产前2-4周,经产妇可能直至临产才出现。该征兆需结合其他临产表现综合判断,单独出现时不需特殊处理。 孕晚期出现临产征兆时需保持镇定,避免过度紧张。建议提前准备好待产用品及证件,熟悉就医路线。每日监测胎动并记录身体变化,出现破水、规律宫缩或异常出血时须立即就医。分娩前可适量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体力,但进入活跃期后应禁食。保持会阴清洁,破水后避免盆浴或性生活,防止逆行感染。若预产期超过一周仍无临产迹象,需住院进行引产评估。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